□本报记者 宋敏
盛夏淅川,热潮涌动。7月20日,在淅川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总投资10亿元的淅减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工程车辆穿梭不息。
“场地平整全面完成,1号、2号厂房完成桩基施工,基础承台及地梁施工过半……项目呈现‘一天一个样’的蓬勃建设态势。”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依托淅川现有产业链优势,通过引进智能化生产线和先进工艺技术,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产业从零部件制造向系统集成升级。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汽车轴承400万套、粉末冶金件1500吨、活塞杆3000万件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达8亿元,带动就业500余人。
民间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我省紧紧抓住扩大有效投资这个“牛鼻子”,持续加强政策引领、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和融资支持,千方百计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民间投资呈现“有得投、投得快、投得好”新态势。今年上半年,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3%,高于全省投资增速3.2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长4.9个百分点,其中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8.4%。
在业内专家看来,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培育壮大民营经济、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政策举措,为民间投资提供了更多市场机会,营商环境更优化,进一步增强了民间投资者的活力和信心。
“在西峡,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10个月时间。”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少普以其特钢海洋平台及高品质工程用钢绿色研发生产项目举例说,“我们由此看到技术突破带来的广阔市场空间和政府持续释放的积极信号,将坚定信心继续加大投入,深耕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
前不久,我省发布2025年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项目清单,共7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30亿元,重点集中于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城市建设、制造业、仓储物流等领域。“以往民间资本获取这类项目的渠道较为有限,此次集中推介,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河南对民间资本更加开放的态度。”现场一企业投资业务团队负责人说。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投资边界清晰、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预期良好、参与方式灵活的项目,将接续向民营企业“敞开大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民营企业与重大项目双向奔赴,为实现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