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两检,他们20多天吃住在工地

河南日报   |   李岚  |  2022-11-09 16:04:28

工人在整理施工机器的用电线路

  开篇的话

  近日,郑州市提出,要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赢,强化疫情防控与企业生产有效衔接,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大力推进“三个一批”项目,保障好“白名单”企业正常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

  当前,郑州市重点项目生产复工情况如何?有哪些新进展?即日起,大河报·豫视频推出“双战双赢·探复工”系列报道,派出多路记者实地探访郑州的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策划:大河报社区互动运营中心执行: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岚文图

  随着居民小区的逐步解封,郑州的生产生活秩序正有序恢复,一些建筑工地也开启了复工复产模式,尤其是那些重点项目的建筑工地上,已可见工人忙碌的身影。

  11月7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探访被列为郑州市重点民生工程、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眼科专科医院——郑州中视眼科医院(北大眼科中心郑州分中心)建设项目时看到,处于闭环管理的工地上,工人们正忙着做基坑土方开挖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他们20多天没有出过工地

  11月7日上午9时许,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来到位于郑州市莲湖路与贾陈街交叉口西北角的郑州中视眼科医院(北大眼科中心郑州分中心)建筑工地。此时,几名建筑工人正在工地门口加固施工围挡,还有几名工人在调试围墙上的喷淋设施。工地中央,停着两台大型的挖掘机,旁边有一名工人在焊接钢管。靠墙边的地方,有五名工人正在将一根根焊接好的钢管通过机器的压力打入地下。

  “现在工人们正在做着基坑土方开挖作业前的准备工作,这些打入地下的一根根钢管,是为降水井排水埋设的降水管道,要围着护坡加一圈,以免基坑开挖时坑内积水。此外,我们的智慧工地、扬尘设施已经安装到位。”负责工地现场施工的昶和建设集团项目经理李伟东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郑州中视眼科医院(北大眼科中心郑州分中心)健康项目于今年9月21日奠基,10月份开始动工以来,施工人员一直在进行着基坑土方开挖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目前,工地上的监控、大气污染防治检测等智慧工地项目已经安装完毕,车辆冲洗、降尘喷淋等设施的安装、水电线路的铺设和路面硬化工程也已完成,护坡降水井的施工正在进行中。

  “我们在工地上已经待了20多天,没出去过,每天吃住都在这里。”在工地上负责焊接管道的张师傅来自新乡,他告诉记者,他和几名一起干活的老乡,都是10月初工地开工时一起过来的。受疫情影响,他和工友没有离开过工地,一日三餐都由公司配餐。

  “我一天能焊接30根左右的管子,活不算多,感觉也不太累。”张师傅说,他第一次来郑州干活,很想到郑州最热闹的地方去逛逛,盼望疫情早点过去。

  工地实施闭环管理,工人一天两检

  “我们工地,每天做两次核酸检测。”在门口加固施工围挡的刘师傅说,为了做好员工的疫情防护,公司每天都要给员工的生活区进行两次消毒。

  项目经理李伟东告诉记者,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该工地采取了闭环管理措施,对员工每天进行两轮核酸检测,上午由辖区办事处安排专业医护人员到工地为工人检测核酸,晚上由公司负责为工人进行抗原检测。由于工人们吃住干活都在工地上,避免了与外界的接触,减少了人员流动,有效降低了疫情传播的风险。

  “因地基土方开挖工程还没开始施工,在当前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工地上没有让大批的工人进场施工,目前只有一少部分工人在坚守岗位。”李伟东说,土方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比较细碎和繁杂,但在员工们的努力下,大部分已经完成。等疫情过去全面解封后,就可以开始土方开挖,工地将加大施工进度,争取项目早日完工。

  明年,中原地区最大眼科医院将投入使用

  据李伟东介绍,郑州中视眼科医院(北大眼科中心郑州分中心)项目是郑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重点民生健康项目,同时也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该项目距离郑州东站只有2公里,总占地面积835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9万平方米,地上8层,地下2层,总投资4.6亿元。该医院将按三级眼科医院标准打造,建成后将打造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眼科专科医院,预计于2023年年底投入使用。

  北京大学眼科中心李学民教授在项目奠基时曾表示,作为北大眼科中心郑州分中心,该医院将以构建大型绿色智慧医院为目标,通过四级医疗网共建的方式,把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通过信息化、线下坐诊等方式向河南聚集,建成后将为更多的河南人民提供服务。

  郑东新区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说,郑州中视眼科医院的开工建设,预示着一个就医环境舒适、医疗设备先进、诊疗技术精湛、综合服务一流的现代化智慧眼科专科医院即将诞生,对于进一步完善郑州眼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提升眼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