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宇蒙正在给孩子们展示农作物。受访者供图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 许宇蒙
“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的讲话,让我热血沸腾,也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开封市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粮田综合开发示范区考察。当时,我正上初二。我在新闻里看到,总书记走进麦田,看到小麦长势喜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也记得,当时来自河南农业大学的农业科学家郭天财教授向总书记汇报小麦长势。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要上河南农业大学。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的分数远超一本线。不顾家人的反对,我毅然选择了河南农业大学,立志要成为一个懂农业爱农村的新时代知识青年。
来到河南农业大学后,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去年5月10日,我和两位同学勇敢走出舒适的象牙塔,回到兰考县许河乡创业,我想在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上一展抱负,也想用自己的所学为父老乡亲们出点力。
我们吃住在村里、调研在村里、传授技术也在村里,成了地地道道的大学生农民。经过摸索,我们采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与农户签订合约,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农户的农产品。经过一季玉米的种植,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平均每户增收近3000元。慢慢地,乡亲们从不信任到和我们成了朋友,也愿意把土地交给我们打理。去年7月,由我负责的“兰考县弘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完成注册。今年,我考取了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研究生。掌握更多本领后,我要继续扎根家乡、扎根农村,带着更多乡亲们增收致富、过上更好的生活。
乡村振兴呼唤人才,生逢其时的我,一定要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本报记者 史晓琪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