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淮校区。
执耒安邦守水利初心,德才并举育天下英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起源自1951年创建于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是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高校,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是教育部确定的“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高校牵头单位,是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学校先后入选首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学科创建高校。
历经70多年艰苦卓绝的办学历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已发展为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工科为主干,理、工、管、农、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7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包括近20名国家部委领导、武警水电部队将军和省部级领导在内的45万余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彰显了学校“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培养特色,叫响了“为人朴实,基础扎实,工作务实,作风踏实”的毕业生品牌形象。
70载风雨积淀,今朝蓄势而发。江淮校区招生,“双一流”创建提速,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升,在河南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在河南高等教育备受重视加快发展的今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奋进的足音更加坚实而有力。
擦亮办学特色
更多学子圆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现有64个全日制本科招生专业,1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授权领域,花园校区和龙子湖校区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3.2万余人。
秉承“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人才培养成绩斐然,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45万余名高质量人才,“十三五”期间,学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平均达到92%以上;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900余人。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学校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700多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60余项,工程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服务社会彰显担当,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河南河长学院”“河南省黄河生态文明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等,积极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度参与黄河治理、南水北调工程运行治理等。
作为植根中原大地办学的水利特色高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水利新发展阶段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革命老区,满足老区人民对发展优质高等教育事业的热切期盼。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淮校区由信阳市委、市政府大力引进,落户于罗山县。江淮校区的建设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提出“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
江淮校区2021年10月19日正式启用,成立了清源书院、善水书院两个书院,积极探索具有华水特色的书院制育人模式,构建了双院协同、五育并举、学科专业交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培养德才兼备、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打造校地合作新亮点、新标杆、新品牌。今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将把江淮校区作为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和专升本的办学地点,其他办学地点保持不变。
“双一流”创建提速
办学水平再提升
按照扶优扶强扶特的原则,2021年我省遴选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水利工程学科等7所高校的11个学科开展“双一流”创建,全力打造“双一流”后备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王清义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学校将从三个方面高质量开展“双一流”创建工作,加快学校整体发展。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为“双一流”学科创建提供坚强保障。校党委成立了“双一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科学编制一流学科建设规划、创建方案,专门研究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为一流学科建设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二是深度对接融合,使一流学科创建融入重大战略。立足水利特色优势,加强统筹协调,集中优势力量,融入黄河国家战略,获批黄河流域水资源安全与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黄河实验室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基地,牵头开展黄河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研究,参与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河流水沙调控机制与泥沙治理、智慧监管等领域研究;对接河南省科学院重建重振,牵头产业学部智慧水利研究和基础学部数学研究所重建,参与未来学部智能装备和制造研究;与全国七大流域和水利行业三大领军企业共建水利水电创新联盟,开展行业、企业难点技术研发和课题研究。三是着力改革机制,为推动一流学科创建提供强劲动力。结合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学科建设机制,初步形成了满足现代水利发展需要的资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智慧水利全链条的学科建设体系,探索通过“水利工程+”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优势学科通过“+水利工程”彰显自身特色的体制机制,夯实一流学科建设优质内涵。
以“双一流”创建为契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再次迈上了阔步发展的新征程。
助力学生就好业
实现人生更出彩
一切为了学生。
在努力提升办学水平,着力培养专业素质、综合素养兼具的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还精准施策、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升。
为了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积极优化就业指导工作。在毕业生求职前、求职中、离校前等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方向等方面的分析与指导;不断完善实践活动补充作用,近年来每年都要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提升学生就业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为学生确定将来就业方向和就业路径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使毕业生就业保障帮扶精准有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细之又细地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持续巩固校园招聘主阵地,近年来共组织开展学校层面的双向选择洽谈会8场,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431家用人单位参加,为毕业生提供近50000个就业岗位,并在两校区组织开展学校层面的专场招聘活动2149场;积极拓展企业集团招聘活动,近年来先后邀请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公司、国网新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前来学校,开展集团招聘活动45场,提供9900个就业岗位,全面提升校园招聘层次和水平;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间断开展“网络视频双选会”,通过“云指导”“云招聘”“云服务”“云签约”等方式搭建“云平台”,推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实施宏志助航计划,为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能力提升培训,提升了参训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素质,增强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后劲。
着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战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正在朝着“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奋力迈进,助力更多学子成就出彩人生。
今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招生工作6大新变化
一是学校普通本科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招生计划达到7800人,比2021年有一定的增加。
二是新增江淮校区作为办学地点。江淮校区高起点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起点办学。江淮校区占地面积2000多亩,教学和生活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今年学校将江淮校区作为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和专升本办学及入学地点。
三是为更好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专升本招生专业和规模有较大增加。为满足学生升学愿望,今年招生专业新增13个,招生计划增至2099人。
四是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软件学院招生规模增至630人。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三个招生专业继续在河南省本科二批招生。
五是在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一批招生的基础上,今年学校新增内蒙古本科一批招生,学校实现了本科一批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覆盖。
六是以水利工程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进一步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突出了水利水电人才培养特色,办学特色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