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轩
战略背景与时代使命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战略方针指引下,新乡市委、市政府发布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十条措施”。含金量十足、力度空前的“新十条”,再次表明了新乡市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产业发展瓶颈
脱贫攻坚胜利后,部分乡村产业项目因缺乏持续科技支撑面临发展转型需求。
如获嘉县照镜镇楼村设施蔬菜产业园区因技术衔接问题导致资源闲置等。
典型案例折射出更深层发展课题:乡村产业存在规划与区域资源禀赋适配性不足、科技创新支撑链条有待强化、市场化运营机制需要完善等情况。如何激活存量资源效能,成为新乡市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关键命题。
创新实践路径
重构科技支撑体系——
立足黄河中下游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新乡市科学谋划推动驻新高校院所学科布局战略性调整。
精准产业调研与学科布局。新乡市地处黄河中下游,光热资源充沛,生态类型多样,形成了蔬菜规模化种植、甘薯种植及加工、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等特色农业产业格局。依托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组建专家团队深入辉县市冀屯镇、获嘉县照镜镇、红旗区小店镇等地调研走访,精准把脉分析产业发展痛点和瓶颈,充分挖掘地方资源禀赋、动态优化调整学科布局,赋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依托“新十条”政策支持,新乡市农科院与企业协同共建研发机构、中试基地和产业研究院,成功获批“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持续完善技术(成果)服务转化体系,技术(成果)转化从无到有、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机制创新突破——
在“新十条”政策支持指导下,新乡市农科院先后出台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暂行办法》《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制度文件,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转化人员给予重奖激励。
创新平台载体升级。新乡市农科院联合省农科院、河南省新农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红旗区政府,整合多方资源优势,深挖红旗区小店镇“新乡市红旗区农旅文化产业园”发展潜力,共同打造中原农谷现代种苗产业基地。通过汇聚专家团队力量,联合组建“中原农谷设施农业创新研发中心”“中原农谷工厂化集约化种苗研究中心”,积极推进“中原学者工作站”建设,填补了中原农谷现代种苗产业领域创新平台及核心产业基地的空白,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奠定核心产业基地支撑。
激活存量资源——
豫北甘薯产业焕发新生机。甘薯脱毒快繁技术创新团队携手河南亿博种苗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获嘉县照镜镇楼村设施蔬菜产业园区资源进行整合升级。依托科技创新驱动,成功打造豫北最大的越冬脱毒甘薯集约化、工厂化育苗基地。目前,该基地初步实现了年生产脱毒甘薯种苗超1000万株,辐射带动新乡市及豫北地区常规甘薯种苗规模达4亿株以上,满足10万亩甘薯种植的种苗供应需求,成为新乡市及豫北地区甘薯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此外,在市农科院的积极推动下,团队联合河南科技学院共建甘薯产业创新平台,获嘉县委、县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原农谷种苗基地强势崛起。中原农谷现代种苗产业基地自投产以来成效显著,半年内实现集约化育苗销售超千万株,目前已形成年生产5000万株以上的产能规模,可满足新乡市及豫北地区果蔬生产种苗需求。该项目的实施落地,有力推动中原地区设施农业向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深度迈进,逐步构建起“园区载体支撑、全产业链带动、区域品牌引领”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多维成效与深远影响
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技术(成果)服务转化从零起步构建体系,成效显著。近两年签订多项技术服务合同,攻克食用菌、甘薯、果蔬等领域关键技术,推动技术性成果就地转化,为新乡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科技动能。
高品质果蔬产业体系构建。在推进特色果蔬新品种引进、培育及集约化种苗课题研究的同时,新乡市农科院同步强化本地高品质果蔬产品供给体系建设。系统引进国内外优质蔬菜、水果新品种,深入实施品种适应性研究与改良、集约化工厂化育苗技术攻关,开展高标准高质量规模化示范种植。对新引进的番茄、黄瓜、辣椒、西瓜等果蔬品种进行精细化试种观测,筛选出一批适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高产、优质、抗逆性新品种。
依托先进种苗繁育技术培育健康优质果蔬种苗,以惠民价格持续稳定供应给农业生产主体。同时,整合技术优势构建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涵盖品种引进、种苗培育、种植管理、绿色防控、产品推介等全环节,助力新型经营主体掌握标准化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
示范基地带动效果凸显。辉县市冀屯镇食用菌产业园、获嘉县黄堤镇食用菌产业园、平原示范区韩董庄特色蔬菜种植基地、红旗区农旅文化产业园等多个示范基地的果蔬“优鲜稳”,获得胖东来商超、郑州万邦、中国邮政等采购方青睐。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参与高品质果蔬种植,产业正逐步形成优质化、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格局,高品质果蔬产品产业链初步构建。
实践启示与结论
新乡市农科院的实践昭示:破解乡村产业发展命题,核心在于构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三位一体的发展生态。其以科技赋能激活待开发资源价值,用制度创新培育产业发展动能,成功走出一条以农业新质生产力引领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新乡范式”证明,唯有让科技走出实验室、让成果扎根田地间、让农民共享创新红利,才能真正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