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疆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实现粮食稳产丰产,不仅需天帮忙,而且要人努力。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象事件增多,给粮食及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坚持底线思维,时刻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努力提高防灾减灾的精准性、有效性、科学性,就能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保持稳定。
省农业农村厅启动抗灾夺秋粮丰收行动,18支省级秋粮专家指导组与基层农技人员一道,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为不同地块、不同作物开出精准的田间管理“处方”;大力推进农村沟渠连通整治三年行动,织就“沟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化农田灌排网络;在全省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气象部门已布设多要素自动气象站611套、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553套……通过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推广防灾减灾技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及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全方位措施,我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从“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朴素认知,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部署,都彰显了粮食安全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从农田的土壤墒情监测,到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再到收获时节的气象预警,防灾减灾的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全方位夯实农业生产的防灾抗灾能力,就能为农业生产披上“科技盔甲”,让“中国碗”盛更多“河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