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河南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联动区建设

河南日报   |   梁洪有  |  2023-02-27 10:54:30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的溢出效应,全国部分自贸试验区已积极开展联动区建设,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共试、改革赋权共享、政策措施共用。要加快河南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联动区建设,全面激发全省改革创新活力,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一、我国自贸试验区联动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2019年8月,为更好发挥四川自贸试验区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四川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开放影响力,四川首批设立8个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成为中国自贸试验区首创性、差异化探索的亮点经验。2019年12月,浙江省政府批复设立杭州、宁波、温州、嘉兴、金华、台州等6个浙江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截至目前,全国11个自贸试验区相继设立150多个联动区,自贸试验区建设溢出效应持续显现。“十四五”期间,将有更多省市推进自贸试验区联动区建设。全国自贸试验区联动区建设以点带面、聚点成面,推动了各地改革意识、行政效率、发展动能,很好地发挥了在更大范围统筹更多资源为国家试制度和为地方谋发展的作用。

  二、我国自贸试验区联动区建设的经验

  联动区建设开启了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其建设经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注重前期谋划。各自贸试验区着眼服务国家战略,立足当地实际,对联动区主要承接地从申建条件、申建程序、申建方案等多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对联动区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方面作出部署。二是优化路径选择。按照资源禀赋基础优先次序排列,有序推进、逐步覆盖。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较好、战略带动意义强成为遴选联动区的基础条件。各类开放平台(或各类经济功能区)因开放程度高、体制机制活、创新能力强等多种优势成为联动区设立首选。三是强化创新指导。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和风险防范,要求联动区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构建压力测试体系。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立足产业需求,开展差异化制度创新。

  三、河南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联动区建设的路径

  加快推进河南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联动区建设是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发挥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途径。要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谋划、重点实施工作。一是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谋划开放创新联动区建设。站位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一带一路”建设、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谋划联动区建设工作。二是立足为河南谋发展统筹建设任务。围绕促进省域、市域、县域开放创新发展的需要,进行开放创新联动区布局,促进制度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措施共用,推进全省范围实现“全域自贸”。三是发挥平台协同效应。建立健全联动发展机制,促进自贸试验区与开放创新联动区在发展理念、制度供给、平台搭建等方面形成有效对接,在改革探索、招商引资、要素流动等领域实行双向互动,提升自贸试验区和相关开放平台、经济功能区高质量发展。四是以抓铁有痕的精神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要建立和强化“省委统筹、部门支持、市(县、区)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单位参与联动区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改革创新合力。要认真梳理改革任务事项,结合部门职责分工细化任务分解,建立工作台账,制定时间表、任务图,科学施策推进。要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积极宣传开放创新联动区建设成效,为开放创新联动区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