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探索开发区改革创新路径纪实

河南日报   |   青青  |  2022-09-23 16:51:44

开发区“智造”布科思防疫机器人助力北京冬奥会。资料图片

  □青青

  作为全省首批29家开发区改革创新试点,三门峡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迎来了生命中最繁盛的时光。创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三门峡经济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三门峡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先行者。

  近年来,经开区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三门峡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锚定“两个确保”的新征程中谋新篇、开新局、立新功,蹚出了一条改革创新的路子。

  改体制 内生动力大爆发

  改革出活力,改革促发展。从三年前开始,一场悄然的改革在黄河岸边经开区展开,改革后的经开区机构精简,运转高效,利民便企,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得到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肯定。

  “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当时面向全国招聘人才,要求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相关专业技能,我喜欢相对灵活的机制,就大胆报名了。”经开区党政办宣教科主管邵宗波说,他原来是外地市的一名公务员,去年通过竞聘来到经开区。

  经开区在体制机制上大胆改革,组建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投资发展集团公司,面向全国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26名,建立起一支“懂管理、会经营”的专业化管理团队。

  随着人员活力激发,新变化、新气象逐渐显现,河南布科思机器人有限公司年产近2万台机器人项目22天签约、100天投产,德国卫士药业17天签约;中科芯集成电路与新材料应用产业园项目去年入驻投产,“三门峡芯”诞生;“婚旅之都”产业基地项目相继实施……一批新产业、新业态项目纷纷落户经开区,为三门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个一 牵住营商环境的牛鼻子

  邢磊是中科芯时代的首席服务官。他刚刚为中科芯的安阳籍职工的两个孩子办理了入学事宜。

  为了加快项目建设速度,经开区相关领导亲自到市里协调,最终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审批权下放到经开区。不动产证办理查询打印,都一一争取到经开区,并且创下经开速度。

  8月中下旬,三门峡疫情严重,经开区在防疫的同时,积极协调,中科微测不但没有停工,产值还提升了30%。

  中科微测是一家从事高端芯片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液氮是芯片生产必不可少的材料。8月31日,该企业的一辆液氮供货车辆无法进市,经开区科技创新部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并一路引导,顺利将液氮运输到企业。

  中科芯时代在疫情防控期间产值提升是经开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一平台、一件事、一专员”,“云端经开”贴心服务,不断刷新经开速度。

  好的营商环境催生重点项目加速推进。赛诺维东区搬迁,创新科技大厦商户入驻过半;经开区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开工;中电建健康医疗基地项目已通过实地验收,并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勇创新 新兴产业上规模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经开区作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坚持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做优做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及科技创新等特色产业园区,着力补链延链强链,现在已经拥有机器人产业园、高端集成电路产业园、生物制药产业园等。

  据介绍,投资3000万元的中科芯二期陶瓷封装线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年产5万套中科国微军用电源模块项目正加紧建设,穿山甲机器人等一批项目正在强力推进,积极谋划构建技加工中心和雷达传感研究中心等配套产业机构,力争将经开区打造成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产线品类最为齐全的专业机器人产业园区。

  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大船正待远航,站在青龙涧河南岸,看到经开区的创新科技大厦,造型现代,气势磅礴。

  “现在大厦招商过半,已经有中科芯时代、布科思机器人等十几家创新型企业入驻。还有许多科技企业前来咨询。”9月19日,经开区运营管理部工作人员张迪告诉笔者。大楼后面拔地而起的咖啡色居民楼里,有100套专家公寓,专门为经开区引进的科技人才安置一个温馨的家。

  在经开区东区,机器人产业园内不断有车来来往,工宇机器人订单不断;布科思公司,一批消杀机器人正发往北京、广东和四川等地。

  除了智能机器人,中科芯时代集成电路与新材料应用产业示范园顺利实现投产,一举填补了三门峡高可靠集成电路制造的产业空白。

  这是一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一项项成果“加速转化”,驱动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1年,经开区科技支出占比3.4%、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87.5%等科技创新关键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列全市各县(市、区)首位。全区新认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3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6个,其中,院士工作站2个,柔性引进院士团队2个,省级平台达19个。

  据了解,截至上半年,经开区实施的23个省市重点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8.0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4.1%。“芯”“心”相印,“人”“汽”可期,经开区正朝着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路上奔跑。

  融产城 宜居宜游起新城

  9月19日,位于三门峡黄河之滨的摩安娜艺术中心,一对年轻人举行着一场韩式婚礼,梦幻的水晶宫殿印证他们纯洁美好的爱情。

  三门峡婚旅之都基地正是经开区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贯彻省委“打造文旅精品工程”要求的具体体现。

  沿河而生,水波潋滟,这边风景独好,有独特的天鹅资源,经开区充分利用三门峡生态资源“底气”和摄影文化“底蕴”,加速实施了“婚旅之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摄影、商业、饮食业等产业链。以人为本,在“产、城、人”之间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让人们真正享受到有价值的工作和有品质的生活。

  今后,经开区将继续坚持“创新为上、项目为王”,加快建强经开区主平台,通过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拉长新能源汽车及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条,着力培育和壮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以文旅商综合体为支撑的新型城市消费功能引领区,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