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汽车零部件产业 由“量变”转向“质变”

河南日报   |   方化祎 李昊  |  2022-10-14 18:19:57

  扶沟县中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内的嘉友机械制造车间,周口市首条人机隔离、机器换人的汽车缸体缸盖全自动生产线正在运转。宋福星 摄

  □本报记者 方化祎 李昊 本报通讯员 金月全

  10月8日,走进扶沟县中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嘉友机械制造项目车间,数十台数控机床一字排开,工人们正忙着对新进厂的车床设备进行安装调试。

  该项目总投资5.2亿元,由嘉友机械制造、隆科威机械制造、格林特智能装备制造合资建设,新上生产线7条,建成投产后年产汽车缸盖、缸体4万只,特种合金汽车配件泵阀管道15万套,年产值8.3亿元,实现产品研发、生产、检测一体化。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产业是扶沟县特色产业,其中缸盖缸体制造更是该县传统产业,全县曾有不同规模的缸盖缸体铸造加工企业30余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产业基础深厚,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该县瞄准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底盘零部件两大产业链条,强力推进全县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

  中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正是其中之一,一期规划占地274亩,总投资15亿元,主要建设标准化厂房、研发检测中心、服务中心等22栋,汽车零配件智能化加工企业已签约入驻17家。

  河南奥兰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是该县生产发动机缸盖缸体龙头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欧洲,国内主要与大型发动机生产企业配套。2021年,经过政府牵线搭桥,该公司与广西北部湾动力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河南奥凯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从单一零部件延伸到整机自主研发生产。今年6月,首台自主研发的大型OK19型发动机正式下线,预计年度销售额1亿元。

  无独有偶。坐落在扶沟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扶沟县隆力气缸盖有限公司是我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铸铁气缸盖、气缸体的研发、工艺设计、铸造、加工于一体,2007年进军国际市场。在政府的支持下,该公司先后引进缸盖缸体数字化、智能化加工设备和全自动数控生产线,采用电频炉和消失模铸造生产工艺,实现绿色生产。如今,企业年产15万件气缸盖缸体,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为促进先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扶沟县坚持“项目为王”,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陆续出台一系列文件,为全县工业经济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优惠支持,推动全县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规模化、绿色化、服务化、集群化发展。

  目前,扶沟县有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今年以来,扶沟县落地开工重大项目39个,总投资30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30.71亿元,目前完成投资103.26亿元,占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的79%。其中工业项目31个,年度计划投资108.56亿元,已完成投资83.18亿元。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项目方面,该县重点谋划实施了6个产业园建设,总投资159.5亿元。

  扶沟县委书记孙红伟表示,下一步,扶沟县将严格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稳住经济基本大盘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锚定“两个确保”,坚持“项目为王”,以“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为抓手,稳步实施“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技术创新、着力开拓市场,全力打造全省汽车及新能源车零部件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