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俱乐部 主打的就是“众乐乐”

河南日报   |   赵大明  |  2025-07-29 16:41:43

  □本报记者 赵大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尤其是低龄活力老人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凸显。其中,渴望寻觅志同道合的游玩“搭子”、把日子过得更加充实的退休人士不在少数。为此,一些老年俱乐部应运而生,其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招募帖也往往受到欢迎,“大家的认知和消费观念接近,更容易玩儿到一起”。老年俱乐部和老年大学等机构相比,有哪些不同?作为新兴行业,它又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记者近日进行了探访。

  走进老年俱乐部

  7月17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位于郑州市经三路一幢写字楼内的“开开华彩”老年俱乐部(以下简称“开开华彩”)。活动室内,七八位老人正在老师带领下,和着流行音乐的旋律和节拍,练习演奏非洲鼓。两位老师不时走到老人身边进行指导,鼓声和欢笑声交织,十分热闹。

  “目前我们发展了100多名会员,年龄在45岁到75岁之间,主要集中在50岁至65岁。”主理人张晓俐介绍,该俱乐部业务分为兴趣课程、主题沙龙和旅游研学等板块,聘请了两位年轻的专职老师,偶尔也会邀请一些兼职老师前来授课或参与活动。

  在该俱乐部的一周计划表上,不仅列有瑜伽、东方舞、非洲鼓、燃脂舞、声乐等课程,还有KTV、主题派对等活动,表格下方标注着“周日、周一休息”。“由于一些尚未退休的人士也想参加,我们会特意为他们在周末多拿出一天时间进行安排。”张晓俐解释。

  “我去年在抖音上刷到了这家俱乐部,现在每周都会来参加两次非洲鼓课程。”课间休息时,61岁的王金花向记者介绍,她花2500元办理了全年卡,不限课、不限次,在时间选择上很自由。65岁的刘萍则告诉记者,她之前本想参加一所公办老年大学,学校不仅离家远,一些热门课程也经常抢不到名额,需要排队半年左右。而在老年俱乐部,不仅能实现一对一辅导,上课地点也不限于室内。天气适宜时,一些课程和活动会在麦田、油菜花地、公园和森林等场所举行,让人很是舒心。

  10时30分,课程临近结束,两位老师开始拍摄图片和视频,随后发送给会员,供他们发布在朋友圈或抖音。“平静姐姐慢走。”“晴朗姐姐下次见。”临别时,张晓俐和两位老师向会员们打着招呼,“在俱乐部里,不管多大岁数都统称哥哥、姐姐,大家都使用的也是网络昵称而非真实姓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

  老年人更需“浅社交”

  据媒体报道,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学校达7.6万所,但老年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偏低,一些老年大学在硬件设施、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短板。悄然兴起的老年俱乐部,正成为一种不错的补充。

  “老年大学以授课为主,俱乐部则更偏重娱乐和社交。”张晓俐说,单从字面上理解,“俱乐”就是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娱乐活动。她发现,一些会员即便不上课,也会过来和大家聊天,“很多人脱离工作岗位后精神空虚,加上缺少子女陪伴,迫切需要加入新圈子,重建社交圈。”

  提及创业初衷,早些年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张晓俐之所以选择开办老年俱乐部,也源自对父母退休生活的观察,“他们辛苦了大半辈子,退休后想做一些过去没机会做的事情。但不少老年大学不太适合他们参加,在网上找的声乐课、舞蹈课等也不是专为老年人设计,他们尝试后很快就没了兴趣。”

  偶然看到的关于中老年文娱俱乐部视频,让张晓俐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去年,在考察了国内一些品牌后,她选择加盟已累计服务约300万用户的开开华彩。“市场反应有一些超出预期,无论是开办课程还是旗袍沙龙、美妆沙龙等主题活动,都有很多老人踊跃参与。”张晓俐说,“很多人觉得让父母有吃有喝就行了,其实远远不够。和年轻人一样,精神需求、文化需求尤其是社交需求,越来越成为活力老人的刚需。”

  老年俱乐部提供的是一种不必暴露真实身份、来去自由的“浅社交”氛围。有心理咨询师认为,对于老年人来说,需要大量真情投入的深层次社交关系并不容易建立,而介于朋友和陌生人之间的浅社交关系更让人舒适,投入的社交成本低,更符合老年人的预期。

  “低龄活力老人群体的品质型需求尚未得到普遍满足,老年俱乐部的市场蕴含着很大的发展机遇。”张晓俐表示,她正考虑再开一家老年俱乐部,目前正在选址。

  发展模式尚在探索

  在网上搜索可以发现,一些商家声称“老年俱乐部月入数万”,吸引公众加盟、投资;也有声音认为其盈利模式并未成熟,能否保持业务稳健发展、保证服务质量和资金安全等都还不明朗,入行须谨慎。

  “作为刚刚起步的行业,老年俱乐部的发展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张晓俐坦言,由于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且需要长期投资,仅靠会费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营收。另一方面,老年俱乐部的社会知晓度也不算高。“我们的客户中,有不少是偶然通过视频才知道老年俱乐部的存在,有的是由朋友推荐而来,宣传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张晓俐说,还有一些老人对此持观望态度,市场认可度有待提升。

  有专家表示,退休人士经历了几十年的工作,学习能力很强,又有时间和经济能力。老年俱乐部的兴起反映出其消费习惯正经历着深刻变迁,市场应不断为老年人提供新的消费场景,丰富养老服务体系,激发老年群体的消费活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警惕老年消费市场上的投机行为,政策层面要对老年消费产品进行监管;市场层面要优胜劣汰,引导优质资本进入,促进老年教育和娱乐服务市场向连锁化、品牌化、优质化发展,推动一批老年人信得过的优质企业诞生。

  跳蚤市场、退休辩论赛、剧本杀、为影视剧配音……国内一些老年俱乐部推出的新潮玩法,吸引了很多老年人的关注和参与。张晓俐表示,目前业务主要以提升客户黏性为主,自己和团队也常常征询客户意见,思考如何推出更受欢迎的文娱项目,“新的退休生活方式,需要大家共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