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何以挑“大梁”

河南日报   |   张学文 方舟  |  2025-07-30 11:44:10

航拍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供图

  □本报记者 张学文 方舟 龚砚庆 温小娟 郭歌

  城市中轴线千年未移,是古都的印记;清明上河园盛景重现,是繁华的注脚。

  2025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强调,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加快建设文旅强省、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清明上河园的实景演出,万岁山武侠城的沉浸互动,龙亭湖的惬意泛舟,大宋御河的曲折蜿蜒,鼓楼夜市的美食盛宴……漫步开封街头,一幅宋韵流淌的画卷在眼前铺开。

  “开封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以‘城景一体’‘主客共享’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优秀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以优质旅游促进文化传播,不断增强文旅产业的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说。

  如何打造新时代的文旅产业?文旅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本报调研组走进开封,看这座古都如何将文旅产业全力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花式宠客

  从“打卡一个点”到“逛遍整座城”

  清明上河园里一派喧腾。

  喷火艺人屏息聚力,“火龙”骤然从口里跃出,引得游客一片叫好;NPC“展昭”与游客互动,背宋词赢“交子”的孩子雀跃不已……欢笑声与叫卖声交织,溢满园区。

  近千年前,张择端把北宋都城东京搬上了画卷;如今,开封把画卷搬到了现实。

  清明上河园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800万人次,旅游收入10亿元;今年“五一”假期,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清明上河园为啥这么火?

  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刘佳说:“清明上河园以宋文化的转化、传播、展现为主线,打造了一座有灵魂、有故事、有品质、有温度的景区。”

  刘佳介绍,景区通过打造“大型剧目震撼化、中型剧目精品化、小型剧目景观化”的演出体系,开发5D球幕影院、《清明上河图:千年之约》XR大空间探索等虚拟现实体验项目,开设“百工坊、百艺坊、百展馆”和非遗市集,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在万岁山武侠城,2000多名演员为每日入园的10多万名游客上演3000场次节目。

  这个惊人的数字是如何实现的?万岁山武侠城董事长助理宋涛解释:“景区编排的成品剧目有300多个,小型演艺有900多场,再加上园区的NPC,主打一个宠客。”

  清明上河园与万岁山武侠城,是开封文旅布局中的两股强势力量,不仅为游客打开沉浸式文旅的全新大门,更化作撬动消费升级的坚实杠杆。

  今年一季度,开封累计接待游客3288万人次、实现文旅综合收入229亿元,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1%,支撑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6%。

  如今,以清明上河园、万岁山武侠城等龙头景区为引领,开封府、龙亭公园、铁塔公园、启封故园等多点发力的景区矩阵已成规模,文旅产业链群得到进一步拓展延伸,让游客感受开封多点、多样、多重的文化魅力。

  “种草”场景

  从“沉浸体验”到“情感共鸣”

  7月,正值暑期,河南作为文旅大省,自然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我很喜欢这种体验,好像在电影里一样,我在孙羊正店看了表演,还和苏轼一起壮游山河。”海南小游客沈心在体验《清明上河图:千年之约》XR大空间探索项目后,给出好评。

  “我会把清明上河园推荐给我的同学们,让他们也来河南旅游。”沈心的双胞胎姐妹沈沁说。

  文旅产业如何跨界融合?开封用创新思维架设古今桥梁,用文旅新场景满足游客的情绪价值。

  在开封,调研组走进两处即将开放的文化场馆,看数字化在“文旅+”融合中大显神通。

  北宋东京城顺天门遗址博物馆的数字魔法令人称奇。AR技术唤醒沉睡的古城街景,地层叠压的千年奇观在光影中缓缓流转,千年前的东京城在虚实交织中“活”起来。

  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的创新表达独具匠心。《悬河奇观·汴梁长卷》裸眼3D铺展开封与黄河的相依相生,“泥沙之环”“黄水滴”装置解码治河智慧,古汴河河道剖面与抽象古船并置,让厚重的黄河文化可触可感。

  从数字复原到互动体验,“沉浸式体验”让历史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种草”,引发年轻人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

  年轻群体成为文旅消费主力,开封如何通过“文旅+”的年轻化玩法,打造更多“种草”场景?

  “开封人自己的‘什刹海’”“家人们,太chill(放松)了”……在网络平台,开封龙亭东湖的“种草”帖层出不穷。

  湖岸打造了集酒吧、茶舍、宋服体验馆与非遗街区于一体的特色商圈,营造小众别致的消费场景,年轻人可着宋服漫步、品开封小吃,可泛舟碧波、赏湖光水色,在古韵新风交融中解锁古城新魅力。

  年轻群体作为文旅消费重要群体,正在重塑文旅消费市场格局。

  高建军表示,开封将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宋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为纽带,将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与开封文旅资源深度融合,持续推动历史文脉与青春潮流同频共振。

  以诚相待

  从“一次打卡”到“反复体验”

  探古寻今的路上,一个核心问题引导调研组向深处探寻:在保持文旅顶流“长红”的同时,如何惠及民生?

  80元可以玩3天的万岁山武侠城,在景区门票动辄上百元的今天,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涨过价吗?”调研组发问。

  “涨过。但门票从60元涨到了80元,演出也从200场做到了500场,对游客来说还是‘超值’。”宋涛说,“拥有‘自来水流量’的秘诀就是超值。”

  这种“超值”理念,不仅体现在景区的演出中,也体现在二次消费中。万岁山武侠城推行“平价商业”,景区内一碗烩面卖12元,比景区外的饭店还要便宜。

  打价格战不是文旅持续健康发展的引流手段,真诚服务才是让游客从“一次打卡”变为“反复体验”的必杀技。

  走进金明池遗址公园,550米亲水栈道与607米环湖步道串起“金池夜雨”景观带,湖中荷花竞相绽放,古老御苑焕发青春活力。

  “北宋的《金明池争标图》描绘的就是这盛世风华。”开封金明池片区相关负责人郑勇刚表示,如今金明池以“拆墙透湖”重构空间,已成为市民露营游玩、乐享自然的休闲新地标。

  打造“小而美”的城市共享空间尝试中,开封坚持“城市即景区、景区即城市,市民即游客、游客即市民”理念,满足了游客对“诗与远方”的向往,也为市民打造了触手可及的美好。

  在高速公路出口开设免费停车场和换乘接驳车,开展传统特色早餐提质行动、“汴地美食、一城双宴”餐饮提质行动,打造高端商务酒店、培育高品质特色民宿,在全国首创推出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的“放心消费险”……开封从各个层面真诚待客,让游客“来了再来”。

  开封明确了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进阶目标:对产业的打造,对场景的深耕,对民生的守护。

  如今,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勾勒出一幅文旅版“清明上河图”,挑起产业发展大梁,迎接八方宾朋。

  策划:河南日报社编委会

  执行:屈 芳 阙爱民 杜 君 王世伟 党文民 窦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