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之后,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聚焦医疗领域,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破解“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举措。现实生活中,“看病难”不是难在大医院不够大、不够强,而是难在小医院不够多、不够用。落实分级诊疗,就要不断发展壮大基层医疗机构。把小病、慢病、常见病留在基层医疗机构,不仅可以简化就医流程、减少异地就医现象,而且可以直接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不久前,省卫生健康委召开2023年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我省将通过扩充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等多项工作,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医疗高地建设方面,着眼于疑难重症不出省,加快建成投用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再创建1—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县级医疗方面,着眼于大病不出县,全面推进县域医疗中心综合能力提升“百县工程”;基层医疗服务方面,着眼于小病不出乡村(社区),打造一批保障有力、功能完备、服务优质、各具特色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症不出省,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让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有助于患者实现家门口就医,让看病不再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频频出现在重要会议中,也为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聚焦基层医疗服务,谁能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改善医院的服务环境、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谁就能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医院和患者的双赢。(赵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