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庭!”阳光和煦的春日里,在伊川县文正中学的操场上,1200余人满怀期待的目光下,一场主题为“远离校园暴力,拒绝聚众斗殴”的“校园普法情景剧”拉开了帷幕,12名来自文正中学的学生分别扮演审判长、检察官、辩护人、被告人等角色。随着法槌敲响,在“审判长”的主持下,从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到被告人最后真诚忏悔……庭审现场紧凑有序、规范严谨、各环节环环相扣,小演员们各司其职,全身心投入,将剧中人物演得活灵活现。
这场情景剧采用倒叙形式。庭审结束后,几名小演员让案件“情景再现”,台上的小演员按照真实案例卖力演出,台下的同学看得津津有味。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检察官以旁白的方式,向同学们一一讲解案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为何会选择用情景剧的方式进行普法宣传?为何选择让学生进行演出?伊川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在开展校园普法活动过程中发现,说教式的普法活动缺少参与感,未成年人接受度不高。如果把情景剧引入普法宣传中,让学生沉浸式体验普法过程,会不会受到青少年的欢迎?该院随即与县委政法委、团委、关工委、公安、法院、司法局等部门沟通,结合青少年心理特征、成长需求等要素反复探讨,精心打造出“青少年普法教育情景剧”,这才有了在文正中学的精彩演绎。
为深入了解“沉浸式”普法的宣传效果,每次活动结束后都会向师生们发放调查问卷,问卷显示:95%的学生认为确实学到了法律知识,96%的学生表示会对自己的行为有约束,88%的学生表示会向他人宣讲学到的法律知识。
看着调查问卷结果,该院检察长海建伟又提出了新的想法:“既然新的普法模式这么受学生们欢迎,我们要不断巩固成效,让现场体验与视频宣传齐发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同时开展校园普法活动……”于是,该院“萱草花未检工作室”邀请专业团队拍摄了微电影。这部微电影改编自真实案例,剧中情节包括失责的父母、迷失的孩子、贪婪的代价等,发布第一天就受到了2000多人的关注和高度评价。
截至目前,“沉浸式”校园普法活动已经在全县25所中小学开展,普法内容已更新了三次,直接受众人群达6万余人。实践证明,这种“重参与,重沉浸”的模式深受未成年人欢迎,一些同学自发用微信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检察官发来观后感,并期待新的剧本。
据介绍,该院“萱草花未检工作室”高度重视“沉浸式”校园普法,已组织团队打磨了防电诈、防欺凌等剧本,目前正在全县中小学推广。(姜文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