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葛高远 张千军
4月24日,春雨过后,走进伊川县常岭村党群服务中心,标准的篮球场、彩绘的党建文化墙、美观的服务站、宜人的小游园,让人顿感心旷神怡。
正在进行社保认证的常书占老人一脸惬意:“现在村民办事太方便了,来党群服务中心就办了。这里有茶水、沙发、休息区,所需所用一应俱全。”
据介绍,今年以来,伊川县拓展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努力打造聚民心、暖人心的党建阵地,赢得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伊川县2000人以上的村占比超过47%,为此,县委、县政府在每个乡镇、街道办至少选取一个大村作试点,探索党群服务中心资源盘活、扩建提升、功能拓展、长效运营等机制,然后逐村推广,推动各村完成规范提升目标。
白沙镇常岭村是个大村,原来信访多发、干群关系紧张,“三清两建”收回集体资产后,村里将收回的集体土地和拆除违建腾出的建设用地,谋划成“政务便民服务区、行政议事办公区、文体活动娱乐区、一老一少托管区、美好生活青创区”五大区域,赢得村民一片掌声。
“咋推动村党群服务中心规范提升,围绕为什么建、怎样建、达到啥效果,我们成立10个调研组到367个村逐村调研,形成示范带动、精准定位、运营前置、建好用好的思路,经过8个月的推进,拟创建‘三星’以上的村庄、社区基本达标。”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纪朋说。
“出去打工,没有叉车证,人家不敢用,村里就免费让人给我们培训,太应急了。”正在邑涧社区技能培训中心参加叉车培训的高树海十分感激。
常岭村通过走访群众,广泛收集意见,对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同时建立村干部坐班值班、为民代办服务、党群服务中心日常管护等制度,开展种植养殖、家政、烹饪等技能培训,组织群众跳广场舞等娱乐休闲活动,受到群众欢迎。
“我带孙子来滑滑梯,到晌午了他还不走。”在张庄社区新建的儿童乐园,张大娘高兴地说,“社区这两年净给群众办好事,6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发100元,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发5斤挂面、5斤鸡蛋和100元,每月还免费理发、量血压。现在变化真是太大了,党群服务中心院墙拆了,文化广场变大了,健身器材多了,我一天没事都来这儿,中午还能去老年食堂吃饭,真得劲。”
党群服务中心根据百姓需求,积极提供各种便民服务,丰富党员群众的文化生活。各村庄、社区因地制宜成立舞蹈、篮球、书画、曲艺等特色协会社团,吸引群众参与,开展“群众下单,我们接单”活动,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