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翁韬 本报通讯员 李冰
随着一双双手的灵巧舞动,拉杆、穿条、打钉……如同魔术师的表演,不大一会儿,一个长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的藤椅靠背就成型了。整个过程,如流动的音符,如倾泻的旋律。观众席早已数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是2023年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表演赛手工藤编节目精彩的一幕,范县人社局作为全省唯一“县区参赛组织单位”,此次获得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表演者胡秀蕊,是此次的领队,也是手工藤编加工点负责人。她原是范县龙王庄镇朱庄村的一名家庭主妇,一直想赚钱补贴家用,也曾有过外出务工的想法,却苦于缺乏合适的技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参加了县人社局和佳合户外家具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手工藤编技能培训班。学成归来,她组织起一支队伍,新加入者也都到培训班参加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队伍从几个人发展到几十人,直接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县人社局手工藤编培训项目负责人陈孟表示,能在较短时间内组建一支技术熟手表演队,迅速排练出高质量的节目,与平时严格的职业技能训练是分不开的。
“老师的讲解示范很生动有趣,对进步缓慢的学员还会手把手教,大家学得也很开心。尽管老师非常负责,但教学督导人员仍然会用手机录制几次教学片段,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依据。”藤编工人曹艳霞说。
手工藤编是一项能够帮助农民致富增收的项目,被称为“两只手的工业”“没有围墙的加工厂”。凭借其就业门槛低、加工时间灵活、劳动之余还可兼顾家庭等优势,成为农村留守妇女、老年人等就业群体就近灵活就业的重要渠道,可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另外,藤编家具古雅又不乏时代新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适应于不同的环境——置于寒室不觉其奢,布于华堂不觉其陋,可谓贫富咸宜、雅俗可用,故产品历来易于打开销路。
自手工藤编项目被引进到濮阳市范县,迅速在范县开花结果。目前全县已有29个藤编加工点,产品供不应求,远销欧美等国家,从业人员达10000余人,带动109户400余人脱贫致富。
技能越高,舞台越大。随着藤编产业的发展,县人社局及时跟进培训需求,为更多藤编工人提供技能指导,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一体远程教育系统,结合现场教学培训方式,迅速提升劳动力素质,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