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种大县的“芯”担当

河南日报   |   樊霞 成安林  |  2024-05-20 10:50:31

  □本报记者 樊霞 成安林

  5月16日一大早,焦作满仓满谷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史晓头就迎着朝霞赶到了温县小麦博物馆,参加2024年焦作(温县)第七届小麦种子产业博览会。

  “博览会办得越来越好,温县小麦种子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俺公司销往外地的小麦种子量连年攀升。”年年参加博览会的史晓头很开心。

  “温县作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种子小麦种植面积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小麦亩产连续34年保持全省领先水平,2021年成功申报国家级制种大县项目。全县累计培育小麦品种47个,年外销小麦种子超1.5亿公斤,推广面积累计超4亿亩,创造经济效益超300亿元。”焦作市政协副主席、温县县委书记杨磊说,这一组数据,足以体现出温县小麦良种在市场上的影响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温县将科技创新作为握紧种子“芯片”的支撑力,与神农种业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20余家科研院校合作,建立神农种业实验室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温县)试验站、河南农业大学(温县)小麦产业研究院等,培育了吕平安等小麦育种“乡土专家”150余人、种子企业50余家,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院士专家、科研院校人才、“乡土专家”共同参与的小麦育种人才体系。

  同时,温县还成立种子协会,鼓励支持平安种业、裕田种业等制种企业申请种子商标,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联盟,带动种子产业提档升级。

  种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据温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红娟介绍,该县设立了2000万元的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和3亿元的现代农业风险补偿基金,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种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2021年以来,金融机构向温县种子企业累计投放贷款3亿元。

  “温县大力实施种业振兴,强化政策支持和企业主体培育,依托国家级制种大县项目,在做强保障、做优基地、做精科研、做亮品牌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丁心奎如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