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村区 构建“微网格” 托起大民生

河南日报   |   姬姣姣  |  2024-11-11 09:37:41

  基层治理“千条线”,一张“微网”巧串联。在焦作市马村区,提起基层“微网格”,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要不是你们来帮忙,俺家今年的玉米怕是收不好!”10月30日,家住马村区演马街道西演马村的王道安老人拉住微网格员卢泰琳连声道谢。老人一家三口,儿子在外地务工,“三秋”农忙时没法赶回来。眼瞅着地里的3亩多玉米成熟,老人却力不从心,十分着急。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王道安老人说。正在发愁时,微网格员卢泰琳来到家里对他说:“叔,恁老两口年纪大了,地里的活儿我们帮着干。”

  收完玉米,王道安老人心头的大石头落地了,他逢人就念叨:“咱村的微网格员真不赖,给老百姓办实事!”

  于细“微”处见真章,“微网格”解锁基层幸福治理之路。近年来,马村区坚持以党建赋能基层治理,划细划小基层治理网格,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度、无缝覆盖、方便服务”的原则,根据人口密度、面积大小、居住环境、发展需要等因素,构建341个全科网格,2589个微网格。同时,按照“联近、联亲、联熟”的原则,选优配强2589名微网格员,构建起“微网格吹哨,上级部门报道,居民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群众遇到难事,微网格员走上前帮忙;家长里短的小事,微网格员也挂在心头。

  融情于网,“微网”情深。九里山街道居民以退休矿工和家属为主,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常住人口的90%。街道聚焦群众需求,“微小化”划分网格、“精准化”服务群众、“多元化”提供保障,让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家门口”升级。

  在马村区,“微网格”里的故事还有很多。微网格员在距离群众最近的地方,第一时间感知、上报、反馈,用心用情做优服务,将隐患排查在网格、服务落实到网格、小事解决在网格,实现社情民意无遗漏、为民服务无缝隙、社区管理无盲点,群众的幸福指数连连攀升。(记者 姬姣姣 通讯员 王颖 孙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