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扶沟县17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已全面健全并完善了“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
自2023年以来,该县依托这一平台,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移风易俗等多领域的议事协商活动330多(场)次,协商处理群众矛盾纠纷176起,为群众办实事280多件,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时珍 本报通讯员 金月全
“多亏了‘有事好商量’这个平台,不然这债真要成死结了!”不久前,在河南省扶沟县江村镇政协联络站协商议事室里,麻里村村民赵某一脸感慨地说,随后在调解协议书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至此,这场历时5年多涉及1.25万元的债务纠纷,经过该镇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三次专题协商,最终达成还款方案。僵持多年的双方当场握手言和。
时间回溯到2019年8月2日,麻里村村民曹某向同村的赵某借款2.8万元。借款到期后,曹某依约归还了1.55万元。剩余款项经赵某多次催要,曹某始终没有还上。今年1月份,赵某将此事反映到江村镇政协联络站。该镇政协联络站立即召集政协委员、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协商解决此事,经多次沟通,双方和解,重新约定还款期限、金额,最终此事得以圆满解决。
近年来,扶沟县政协以“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建设为抓手,以“商”求同、以“协”成事、以“专”提质,着力把协商优势转化为基层高效能治理优势,打通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服务基层高效能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前段时间,小麦正处于关键的灌浆期。然而,扶沟县境内却天干少雨,需要大量机井进行浇灌。当时,练寺镇部分村庄出现了机井潜水泵丢失、线路不通等状况,严重影响群众正常使用。该镇政协联络站了解情况后,随即启动“有事好商量”协商机制,制定议事方案,组织该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政协委员代表、党员代表、村“两委”干部、群众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经多次协商,各行政村迅速行动,成立了专门的机井管护队,针对存在问题的机井及时进行维修。同时,大家群策群力,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专项资金,并签订农田机井管护责任书。就在达成共识当天,便成功筹集资金9000余元,解决了65户群众200余亩田地的灌溉难题,为小麦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曹里乡刘家村也面临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几年前,摆渡口村修路时占用了刘家村村民的耕地,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导致群众情绪愈发激烈,长期上访,矛盾不断升级。
该乡政协联络站得知后,迅速启动“有事好商量”协商机制,组织政协委员、法律顾问、两村党支部书记及群众代表,召开专题协商会。大家围坐在一起,进行探讨交流,经三轮协商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并由司法所现场进行公证,两村签订边界协议。就这样,彻底化解了多年来一直困扰两村的“老大难”问题。
这些“有事好商量”与基层高效能治理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展现了民主协商在化解民生难题、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的独特作用。目前,扶沟县17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已全面健全并完善了“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自2023年以来,该县依托这一平台,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移风易俗等多领域的议事协商活动330多(场)次,协商处理群众矛盾纠纷176起,为群众办实事280多件,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扶沟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武卫东表示,下一步,县政协将着力提升协商议事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持续擦亮“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扶沟品牌,为探索协商民主新路子、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