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塔小区改造前后。李现理 摄
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李现理
“以往,说起老旧小区,配套设施老,生活环境差,人们常将其与脏乱差联系在一起。住在老旧小区的人也总慨叹城市发展快,新建小区好,住在老旧小区有一种被遗忘的感觉。”6月下旬,记者到鹿邑县采访,该县退休教师李凤钦激动地说,“如今不一样了,老旧小区经过更新改造,党建主题公园、景观雕塑、3D墙绘、健身设施、停车场、养老服务等一应俱全。新增的邻里中心,设有缴纳水电费窗口、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医疗卫生室、图书阅览室、矛盾调解室、日间照料中心,既有烟火气,又很高大上。”
据介绍,2019年以来,鹿邑县创新工作机制,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不仅大大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而且得到广泛好评。
老旧小区乱象多
“2019年排查时,全县2000年前建成的住宅小区普遍存在设施陈旧、下水道易堵、小广告泛滥、乱停乱放、粪便随处可见、私搭乱建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市容市貌。”鹿邑县住建局城建股股长孔祥泰说。
排查发现,木材公司家属院、税务局家属院楼下搭满配房,通道仅剩1米多宽。不通自来水,住户在配房内打自备井取水,供水管架空进楼入户,简直成了“水管瀑布”。锈迹斑斑的铸铁管从外墙直通上楼,不仅有碍眼瞻,还存在安全隐患。
“除了水管乱拉,还存在网线乱扯。”居住在南关的王先生说,南城小区、老君塔小区等居民楼外墙上,各种网线像蜘蛛网一样缠在一起。“南城小区内数根网线从一栋居民楼二楼‘飞’向对面居民楼四楼,网线在空中下垂,形成好几个不雅的U字形状。”
为此,老旧小区的许多居民,盼望实施小区更新改造的呼声越来越高。
实施“三个三”机制
鹿邑县住建局局长孙永健说,2019年8月28日,时任县长李刚带领住建局、发改委、财政局、城管局等部门负责人专门调研老旧小区,要求与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打造宜居宜业魅力城市和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等结合,确保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既有里子又有面子。
随即,县里在老君塔小区举行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启动仪式,以老君塔小区、公园新区、南城小区、土产家属院为首批试点,首先对23个老旧小区更新改造。
“更新改造关系千家万户,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综合、细致、复杂的系统工程。鹿邑县在全面调研排查、听民意、集民智的前提下,实施了‘三个三’工作机制。”副县长顾永庆介绍。
落实三级责任,即“旧改指挥部+属地办事处+社区”三级责任。
强化三级督导,即“旧改指挥部办公室+督查局+住建局督查室”三级督导。
加强三级指导,即“城建联席会+住建局市政监督站+技术人员”三级指导。
微改造扮靓大民生
“在更新改造中,做到‘一拆五改三增加’,即拆除违章建筑;凸改平、白改黑、雨污分流、‘飞线’改造、绿地改造;增加党群服务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和监控设施。将资金优先用于配套改造上,共增加2000多个停车位,配建4个大型停车场。公共道路、雨污水管网、停车场、游园等功能性服务设施投入达6300多万元,实现了群众满意、中看好用。”孙永健说。
老君塔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住有180户800余位居民。“小区以前积水严重,如今经过更新改造,清除了地面杂物,新建了雨污管网,安装了路灯,规划了停车位,网线改为走地线。许多搬走的住户又搬回来了。”说起更新改造,老君塔小区居民秦淑华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文化路附近跟过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以前晴天泥土飞扬,雨天一片汪洋。现在铺了路,建了广场,健身器材、垃圾分类等配套设施齐全。”家住文化路附近的苏玉荣大妈,逢人就夸自己住的小区大变样。
“目前,全县共更新改造86处老旧小区,受益居民8600余户。为此,鹿邑县被周口市列为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县,受到省住建厅和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办公室通报表扬。”鹿邑县委书记李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