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姬新颖团队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党亚龙团队成功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闾斌史雪琴乔纤文图
7月7日,两家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在三门峡市举办签约仪式,标志着河南大学医学院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眼科医院(三门峡市眼科医院)的合作达到新高度。
这两家实验室分别是:依托于河南大学创建的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和依托于三门峡市眼科医院创建的河南省青光眼房水外引流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
三门峡市眼科医院成立四年来,在临床医疗、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及成果转化等方面成效凸显,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填补了多项国内、省内技术空白。市眼科医院的成长是三门峡市重视创新、转型发展的缩影,其背后是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极其重视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成果展现。
眼界向外 引来众多高水平论坛交流
院校横向合作,建立命运共同体。7月7日,河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姬新颖教授团队一行齐聚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共赴学术研讨之约。
会议现场,专业大咖们一起围绕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实验室建设总体布局,探讨了依托市中心医院建设的河南省青光眼房水外引流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和河南省儿童语言康复医学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发展。
当天,河南大学姬新颖教授团队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党亚龙博士团队成功签署两个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协议,共同发展国际期刊《Gene&ProteininDisease》。
一场高水平的专家交流论坛,一次大咖云集的研讨之约。近年来,这样的场景在三门峡市眼科医院屡见不鲜。
2018年4月,三门峡首届国际眼科论坛暨三门峡市眼科医院、三门峡市眼科研究院揭牌仪式和三门峡市小儿眼科联盟签约仪式盛大开启。
2019年10月,美国纽约Mon-tefiore医学中心眼科病理及神经眼科主任张成教授与12个专科专家、年轻医生汇聚三门峡市眼科医院会议室,开展国际间罕见病例讨论,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
2021年6月、7月,洛阳市、义马市等周边县、市的眼科医院专家到三门峡市眼科医院进行交流……
从零起步 用坚持和创新填补多项空白
众多论坛交流缘何会落地三门峡眼科医院?或许,近年来她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演示出答案。
2018年2月2日,党亚龙作为三门峡首位返乡留美眼科博士后入职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同年4月,三门峡市批准设置“三门峡市眼科医院”。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出资500万元,为眼科医院租赁占地5300平方米的新院区,新增床位50张,添置近2000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设备。市委人才办和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等单位为其团队和项目提供补贴500万元。党亚龙出任三门峡市眼科医院院长。
从零起步,执着坚持,党亚龙和他的团队开始了长途跋涉。
团队的领头人党亚龙是美国眼科与视觉科学研究会成员、美国青光眼小梁消融术的顾问专家,多次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医学科技进步奖、医学新技术引进奖等奖项。他还拥有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的眼科技术水平,是中国研究小梁消融术的研究小组成员……
“与常规切除术相比,小梁消融术是国际领先的青光眼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党亚龙说,回国后他将这项技术带回三门峡。
一台台从无到有的手术,一个个先进设备,一次次创新实践……正是这样的不断探索发展,让三门峡市眼科医院不断向前。
如今,医院现有专职及兼职临床及研究人员34人(含双聘、特聘教授),仪器设备100余台套,原值3500余万元。眼科医院占地面积4321.2平方米,开放床位数90张(普通住院床位30张、日间留观床位60张)。开设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外科、眼底内科、屈光、眼眶病、眼整形及斜弱视等专业。年均住院服务人数3827人次,门诊服务人数4.4万余人次,是豫西地区规模最大的眼病诊疗中心之一。
四年风雨历程,医院在临床医疗、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及成果转化等方面成效凸显,也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填补了豫西地区多项空白。
四年成长 拥有科研成果的“强大内核”
医院的创新发展,不仅体现在门诊服务的人数上,更有一项项科研成果、创新平台的“强大内核”。
四年成长中,三门峡市眼科医院在人才团队建设、学科平台打造、科研成果转化、社会公益帮扶等多方面取得了亮眼成绩。其中,在人才团队建设中,医院获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1人,三门峡市领军人才1名,三门峡市“崤函大工匠”1名,美国外科学院(ACS)通讯委员2人、美国视觉科学与眼科研究会(AV-RO)会员3人。柔性引进海外博士专家4人,国内知名教授9人,学术交流58次……
在学科平台打造上,医院共创建省部级科研平台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部级人才培养平台1个。2018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省科技厅先后批复成立国家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河南省青光眼房水外引流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眼科微创手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之后又获批成立第八批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创新基地、河南省微创眼科手术工程研究中心。2022年3月,申请创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
在科研成果上,近四年该院取得河南省科技成果8项,国家专利1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项;产、学、研合作已形成规模,科研成果转化及应用成效显著;有项目先后荣获河南省医学科技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在社会公益帮扶上,自2019年起,市眼科医院免费为全市5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健康教育,建立和更新电子视力健康档案。承担全市“光明扶贫工程”和九三学社“亮康行动”。先后下乡义诊900余次,义诊服务患者30余万人,开展扶贫白内障手术,帮助2000余名贫困患者重见光明。
成果背后是“人才和创新”的沃土
三门峡市眼科医院的成长发展不是独立和偶然,她是三门峡这座城市从痛苦转型到明确创新发展路径的内在表达和深切期盼,其背后是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极其重视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成果缩影。
近年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加快人才强市战略,实施“人才新政”,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以最大的决心、最实的举措、最优的环境,大兴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之风。出台了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实施办法等“1+8”人才新政,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43个,实施了一批创新创业项目。党亚龙的回归和市眼科医院的成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三门峡坚持“谋发展首重创新”,吹响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响亮号角。
今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三门峡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召开。
这是一次影响这座城市未来的重要会议。
全会指出,要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推进,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汇聚一流创新人才、培育一流创新金融、孕育一流创新文化、营造一流创新环境,全力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示范区、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创新集聚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创新策源地,加快推动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蝶变。
从“新兴工业之城”到“天鹅之城”,再到“创新之城”。三门峡,这个黄河之畔的明珠,这座厚重而年轻的城市,注定要开启一段神奇的发展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