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移动在全国率先实现省辖市5G-A核心网商用部署全覆盖。
□陈光 王静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低空经济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不仅改变着产业形态,更成为区域竞争的关键变量。
在河南,一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浪潮正加速推进。河南移动作为全省数字经济的“排头兵”,以5G-A网络、AI大模型、低空经济等创新实践,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从“九天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到“万象耕耘”让农田更智慧;从AI实验室突破关键技术,到5G-A网络支撑低空经济——河南移动正以“新质之笔”,书写中原争先出彩的新篇章。
5G-A提速数智新基建
最近,不少河南移动用户发现手机上多了5G-A信号。5G-A,也被称为5.5G,是5G向6G发展的关键阶段。相较于5G,具备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等特点。除了带宽速度,5G-A的连接密度、定位精度、能效等都比5G提升了10倍。
此外,5G-A通过引入通感一体、通算智一体、空天地一体等技术,扩展5G能力边界,能更好匹配人联、物联、车联等多样化应用场景,夯实万物智联的根基。
这项超前的数字基础设施,河南移动已走在前。去年,河南移动就联合中国移动研究院、华为在郑州连片部署多个5G-A智能基站,实现全球首个5G-A智能基站多场景规模试商用部署。
截至目前,河南移动已率先在郑州部署5G-A三载波聚合基站2730站,实现四环内5G-A3CC网络连续覆盖,全国省会城市排名前三;在全国率先实现省辖市5G-A核心网商用部署全覆盖。
如今,河南移动用户已经可以畅快体验5G-A的服务:速度更快,可享受5G的10倍下载速率;服务更好,可获得分层分级的业务保障;体验更优,使用体验更高清、更稳定、更流畅。
在5G-A之外,河南移动今年还大力推进万兆光网建设。3月底,在开封成功建设省内首个万兆光网,标志着河南迈向“万兆光网”时代。4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确定168个万兆光网试点入围项目,其中郑州市建业天筑小区作为河南省唯一试点项目,将由河南移动升级打造成为万兆小区。
未来,河南移动还将在全省落地38个万兆小区、万兆园区、万兆工厂试点,并在各市打造万兆标杆营业厅,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数字底座。
下一步,河南移动将积极探索5G+万兆光网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智能制造、智慧园区、远程医疗等行业的深度应用,促进万兆光网与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结合,打造智慧城市应用新生态。
服务河南“一核四极”算力布局,河南移动还积极打造融合算力基础设施,推动中国移动中部智算中心落地郑州,今年将建成首批千卡集群,年底智算规模达到2000P。总投资95亿元,建成郑州航空港区、高新区和洛阳三个超大型数据中心,投产标准机架5万个,全国首个实现“两地三中心”布局。
未来,河南移动将加快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打造泛在融合的智能化、综合性信息基础设施,深度融合行业场景,构建立体化应用生态,为河南省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AI大模型打造新生态
人工智能大模型是这两年最热的科技新词,很多行业因大模型而发生颠覆性改变。河南移动大力推进大模型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内生动力,加快推动河南形成更多增长新动能。
4月18日,在河南兰考这片因焦裕禄治沙闻名的土地上,一场农业革命悄然发生。中国移动将搭载九天人工智能基座的算法注入田间地头,让千年农耕文明与最前沿的大模型技术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握手。
当天上午,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万象耕耘”种植大模型在兰考正式运行,这个大模型具备农技知识问答、农情智能预警、农田智慧灌溉、农作物长势监测、农事智能规划等五大核心能力,通过集成多种农业典型场景的AI专业模型,进行协同运算与深度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级、科学化的辅助决策建议,为高标准农田平台深度赋能。
当地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农业大模型凭借对土壤墒情、气象变化、作物长势的实时精准监测,提供了“耕、种、管、收”全流程农事活动服务,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病虫害智能预警、农机作业精准调度等,农业生产从“靠天吃饭”进入“知天而作”的新阶段。
未来,中国移动将发挥“万象耕耘”种植大模型技术优势,携手产业链形成“央企技术+地方经验”的可复制推广模式,建立“生产管理—质量追溯—产销对接”全链条服务体系,以河南兰考为中心,向河北、山东、黑龙江等全国重要粮食产区辐射应用,计划未来三年赋能农田超过1000万亩,以硬核科技谱写乡村振兴的多彩画卷。
4月22日,河南移动入选河南省首批13家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成为河南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生态力量。未来,随着中国移动“九天行业大模型”在河南的深入应用,河南移动将围绕煤矿、规上企业、农业、文旅、医疗、教育、社会治理七大领域,全力打造行业大模型应用标杆,推动“AI+”深度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锚定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发展定位,河南移动持续强化科技供给,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深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实施“联创+”计划,围绕河南数字化转型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持续为河南打造AI产业新生态。
引领低空经济新赛道
5G-A网络突破、万兆光网筑基、算力光网赋能,河南移动通过加速普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网络能力与场景应用的跨越式升级,为个人用户、行业应用及低空经济等领域注入新动能。
如果要问今年ICT产业最热门的技术领域,答案无疑是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已成为地方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
在这场关乎未来产业话语权的竞逐中,河南移动作为关键赋能者,以5G-A通感一体网络、北斗高精度定位、AI算力等核心技术为支撑,正在编织一张覆盖通信、导航、感知的低空智联网,从无人机巡检麦田到“空中飞的”试点,从低空物流到智慧文旅,河南移动用“三力聚势”战略,推动郑州从“低空应用试验场”向“全国示范高地”起飞。
目前,河南移动整合集团公司和专业公司资源,成立了低空经济工作专班,携手郑州市政府已落地了9大特色应用场景,推动郑州成功入选中国移动首批15个低空经济引领城市,助力低空经济从“试用”走向“实用”。此外,河南移动还依托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移凌云平台”,定制化建设了郑州市低空飞行服务监管平台,通信、导航、感知、管控四大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新质生产力特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在“生产力”。河南移动持续蓄“新”力、赋“新”智,前瞻布局打造新质生产力朋友圈。
全面融入河南重点产业链群发展。汇聚中国移动全集团13家专业公司200余名数智化专家资源,组建智慧煤矿、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十大军团,深度对接河南“7+28+N”重点产业链群发展,完成4个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指南撰写,牵头12个产业链5G应用规模推广,实现了28个产业链解决方案全面覆盖。
深度参与河南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挂牌成立了中国移动(河南)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全力服务我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数仓、数纽、数港”。在河南建成中国移动数联网核心枢纽节点,汇聚核心数据资产200PB,占全集团数据总量的十分之一。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开设移动专区,上架230余款AI产品和数据服务,数量为全国运营商最多。
从农田精准种植到煤矿智能化,从食品工业AI建模到低空无人机监管,河南移动正以“硬核科技”赋能千行百业,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注入“新质力量”。
下一步,河南移动将推动AI+DICT全面赋能生产、生活、治理各领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丰富载体。面向千行百业,做深做透行业大模型;面向千家万户,更好满足美好数智生活需要;面向千城万村,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为河南“四高四争先”作出新的更大的数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