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磨沟村坐禅谷景区佛光瀑拍照打卡。王晓燕 摄
近年来,淅川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推进“双九战略”,加快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用心谱写“建功副中心、淅川当先锋”绚丽篇章。
□本报记者 孟向东 刁良梓 本报通讯员 康帆 刘雷
蓝天白云之下,丹江湖万顷碧波荡漾,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为秀美山水所陶醉;还有景色优美的丹江大观苑、山水秀美的坐禅谷,文化厚重的香严寺……一个丰富多彩的淅川,释放着持续永久的独特魅力。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淅川全县共接待游客98.9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亿元,与2019年同比分别增长65.9%和66.8%。多个景区单日接待量突破历史值,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景点更是呈现一房难求的火爆局面。
八百里伏牛山,风景无限秀美。近年来,淅川县坚持以“水质保护、绿色发展”主线不动摇,大力实施“文旅兴县”行动,坚持以全域旅游发展为目标,描绘出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秀美画卷。2021年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18年被命名为省旅游扶贫示范县,旅游扶贫、文旅复苏、全域旅游发展经验先后在全省推广。
生态立县 旅游破“茧”蝶变
淅川地处伏牛山腹地,奇山秀水、险峰瀑飞,森林覆盖率达45.3%以上。近年来,淅川县坚持生态优先,统筹生态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文旅兴县”战略,持续推进县域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全域旅游发展。
2004年,淅川民营企业福森集团开发建设丹江大观苑,总投资10亿元,立足亚洲第一库的天然资源,借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巨大的影响力,丹江大观苑也成为淅川旅游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坐禅谷、八仙洞、移民文化苑、丹江孔雀谷等一个个景区先后建成。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3个,发展省级生态旅游示范镇3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2个、省级休闲观光园3个,星级酒店8家、精品民宿16家、农家乐700余家,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全域旅游格局已基本形成,一个“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生态淅川呼之欲出。
文旅兴县 引领乡村振兴
5月6日,在淅川县毛堂镇龙泉村,沿着清清的小河、干净的山路,一排白墙黛瓦、精巧雅致的休闲民宿“九畹山居”,掩映在一片山茱萸之间。
“五一期间,客房天天爆满,接待不过来。”这家民宿的负责人忙得不亦乐乎。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改变着龙泉村的旧面貌。短短几年,骑行道、登山道、滨水步道、龙泉乡村音乐厅等旅游项目相继投用,农家宾馆如雨后春笋。品山水、吃农饭、住民宿、忆乡愁……前来观光游玩的人们流连忘返,也使当地的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找到了新的致富路。
为了共享发展成果,淅川县结合生态建设、乡村振兴等,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16项旅游规划,统筹县城、乡村、景区优势资源,按照“宜游则游、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思路,将乡村旅游业态划分为景区依托村、深山空心村、田园乡愁村、特产带动村4种类型,从龙头带动的景点建设转入以乡村旅游为主导的全域旅游,激活共同富裕新动能。
“生态饭才是长久饭。”淅川县县长王兴勇介绍,该县坚持生态立县、富民强县,初步形成了“游渠首淅川、品淅川味道、住淅川山居、购淅有山川、讲淅川故事”的全域旅游格局,不仅有效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更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坚定了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
2022年,淅川旅游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全年接待游客800余万人次,综合效益达30亿元。
全域旅游 增辉南水北调
渠首淅川,诗画丹江。淅川,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
围绕“水”资源,淅川旅游与水结缘。该县把全域旅游作为引爆点,不断擦亮南水北调文旅品牌,奋力打造全国著名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
2021年12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通知》,淅川成为南阳市第二批唯一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满城尽道景色好,为有妙笔绘宏图。南阳市委常委、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表示,全域旅游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引擎,文旅专班要结合文旅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点策划包装荆紫关古镇、宋岗旅游港、丹江湿地等优质旅游资源,用来争取地方专项债券,以此来招引一批国内知名旅游开发商,加快淅川全域旅游发展。
以文塑旅,丰富旅游新内涵。一方面,通过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园)、生态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和体育赛事等载体,培育乡村旅游项目。另一方面,重点打造“三大文化游”。一是红色研学游。规划打造“大邹庄”乡村振兴示范村,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高水平建设“江山论”“问渠”“燕归来”等15个红色旅游景点,寓教于研、寓教于游、寓教于乐。二是南水北调传承游。围绕弘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孕育出来的精神,高标准建设移民文化体验中心、移民文化苑、丹江移民民俗馆等教研基地10余处,通过“体验式”“沉浸式”教学实践,激发植根灵魂深处的爱国情、报国志。三是历史文化体验游。争创“范蠡文化之乡”,深挖楚文化、商圣文化内涵,高品质建设楚都公园、范蠡公园等主题公园,高规格举办丹淅流域早期文明高峰论坛、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等论坛节会,开发《丹江夜雨》《丹江号子》等系列“沉浸式”文旅产品。
筑牢生态底色,做强全域旅游。一个深山区人口小县,从乡村游到全域旅游,从“名不见经传”到“旅游强县”的美丽“蝶变”,全域旅游产业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实践,描绘着淅川高质量发展的灿烂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