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化祎 李昊 通讯员 韩志刚)白菜2.7万斤、萝卜1.8万斤……12月29日,周口市川汇区城北街道办事处前石店村菜农石耀中,回忆起不久前网格员帮自家卖蔬菜的事,仍然充满了感激。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川汇区及时汇总发布辖区蔬菜购销信息,通过网格员促进产销对接,有效解决菜农们的蔬菜销售难题。
这是川汇区以“网格化+智能化”服务管理撬动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优化网格,做精做细“微治理”单元。今年以来,川汇区依托区—街道—社区(村)—小区(自然村)—楼栋(小组)五级网格管理体系,对原有网格进行优化,广泛调动广大党员及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化治理的全过程。截至目前,全区以网格化为基础,以数字化为支撑,立足楼院、村组“最小单元”,设置2640个基础网格,配备2672名网格员,将党员干部、“五老”人员、业委会成员、物业人员等基层力量充实进去,开展防疫排查、业务咨询等服务,编织起一张庞大精密的基层治理网络。
在此基础上,该区创新实行“五长五图五群”机制。“五长”,即各级网格长;“五图”,即摸清各级网格内居民人口、重点场所等分布情况和具体数量,绘制相应防控图,使“防疫底数”一目了然;“五群”,即在网格全覆盖的同时组建五级微信群。目前,川汇区累计建群1000多个,覆盖农村和社区居民约10万户,实现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户到人。
党建引领,多元力量共绘“同心圆”。川汇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创新实践,成立小区党群议事会766个、党支部674个,58个区直单位、2920名机关党员牵手小区共建,带动1760名基层“五老”人员、志愿者广泛参与小区管理和服务。引导群众、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促使网格化管理在城市管理、社区治理、疫情防控、平安建设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
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日益彰显。沙颍河河道保洁由一项志愿者活动转变为一项常态化工作,“爱心粥屋”“爱心车队”等志愿服务品牌扎根不同领域,开展“幸福巴士”“文明镜”等活动,为广大居民送去贴心暖心的志愿服务。
该区还把数字赋能、大数据思维融入基层治理,推动治理手段由“管控”向“智控”转变。目前,智慧社区试点工作已在小桥街道富民社区、陈州街回族街道六一社区全面展开,在打造网格站点指挥调度室、综合服务站的同时,利用数字应用平台,助力社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治理,为居民安居乐业打下坚实的“数字底座”。
实践者说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川汇区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在完善基层治理机制上开创新局面,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上取得新突破,在增强基层服务功能上迈上新台阶,全力把社区(村)打造成为落实党的政策的坚强“前哨”和宽广“舞台”。
——周口市川汇区委书记刘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