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过后,走进沈丘县刘湾镇大陈庄村,乡村振兴车间里的永盛服饰有限公司,电动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忙着裁剪、缝纫、熨烫、质检、包装,一派忙碌景象。
正是这一个个家门口的小车间,吸纳了众多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目前,分布在公司各车间的400多名员工基本上全员复工。这几天,工人们忙着赶工,有一批销往欧洲的外贸订单快到交货时间了。”公司人事管理负责人纪敬丽说。
该公司加工出的服装,有黑、白、灰、红等颜色的高档西装、西裤、马甲等。“这批衣服马上要搭上‘一带一路’列车销到英国,公司有望实现首季开门红。”公司总经理陈天龙兴奋地介绍。
永盛服饰有限公司创建于2014年年初,是当地返乡创业者陈伟创办的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外贸出口、品牌加工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服装生产企业,主要生产西装、西裤、马甲等外贸出口产品,每年仅出口西装达200余万件。
根据年龄分配工种,公司优先录用脱贫户、监测户、边缘户,对于上了岁数的村民或者残疾人,根据身体情况也可安排工作。一般普通工人平均月工资4000多元,“技术蓝领”的最高月工资可以拿到1万元。
“因为孩儿他爸爸身体不太好,家里两个老人还需要照顾,没办法出去务工。来这里上班,工作时间灵活,工资也不低。细算账,赚的不比在外务工少!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块。”来自附近刘楼村的脱贫户徐艳灵一边忙活,一边向记者“显摆”。
据介绍,为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刘湾镇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吸纳留守劳动力就近就业,开春至今累计带动800余名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鼓励引导返乡创业成功人士把车间设在村里,让不少农民在家门口变成了产业工人,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刘湾镇党委书记吕战新说。(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谢辛凌 张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