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纠纷无小事 司法调解解民忧

河南日报   |   翁韬  |  2023-02-23 09:56:29

  “邻居几年前在屋后栽了几棵杨树,现在杨树长成大树,对俺家的房子造成了危害,村里协调几次也没谈拢,这事该怎么处理?”近日,家住鹿邑县张店镇的村民老丁来到观堂法庭,向法官诉说他遇到的烦心事。

  观堂法庭庭长刘振华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与法庭干警抽出周末时间,邀请当地村干部、乡贤一起,以拉家常形式,从邻里情出发,结合法律规定,向老丁的邻居释法晰理。老丁的邻居认识到自己栽种的几棵杨树影响了他人的正常生活,于是连夜将杨树伐掉。“没立案问题就解决了。”老丁事后高兴地向法庭干警表示感谢。

  “涉及群众利益的事大多是这样的事,如果处理不好,往往导致双方矛盾激化。”刘振华介绍说,为此,观堂法庭干警认真分析近年来案件情况,并到辖区走访调研,针对农村地区多发易发的债务、土地等矛盾纠纷,编写了《民间借贷法律手册》《土地纠纷法律手册》等普法手册,向辖区群众进行普法宣传,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巡回审判也是一种有效的、接地气的普法方式,可以通过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零距离”感受法律,教育引导群众做一名守法公民。

  “今天,我们要到郑家集乡开庭,大家按惯例做好准备。”一大早,法官一行人便驱车赶往目的地。

  庭审现场就设在郑家集乡孙楼村村室,国徽高悬中间,两边依次摆好桌椅,法警站在旁边维持秩序,一场设施简易的庭审就开始了。

  据介绍,这是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同村的两家人因六分承包地发生纠纷,村委会多次调解无果。庭审中,法官把事情来龙去脉问清楚,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意见,原告撤回起诉。

  庭审后,法庭干警为旁听群众讲解了土地纠纷类型和处理方式,现场解答有关借贷、赡养、彩礼等法律问题,从情理、法理层面呼吁群众珍惜邻里关系,妥善解决纠纷。

  由于辖区有多个乡镇,观堂法庭在郑家集乡冯李村设立了巡回审判点,并逐步扩大巡回审判点范围,建立常态化巡回审判机制。为更好服务群众,及时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法庭还开展了“法官进网格”活动,与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出台意见,整合各方力量,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诉源治理取得实效。由于成效明显,郑家集乡郑集居委会近一年没有一件诉讼案件,全县第一个“无讼村居”在此挂牌。(本报记者 翁韬 本报通讯员 李小伟 位士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