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着力提升城市形象,融入更多老子文化元素,让城市突出地域特色、文化传统、人文特征。”近日,在鹿邑县人大代表问政工作室里,人大代表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城市形象提升展开热烈讨论和交流,共同为城市建设出谋划策。
召开代表问政会前,鹿邑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调研方案,全面了解城市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
“在观摩点位上,我看到了鹿邑城市形象和城市管理的巨大变化。比如芙蓉街菜市场,原来环境脏乱差、占道经营严重,现在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省人大代表、鹿邑县高集乡王屯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力说。
不仅仅要看成绩,还要看短板、找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在调研中发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2023年,我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任务还非常繁重。”鹿邑县人大代表、县文明办主任王红梅建议,在城市建设中增加老子文化元素符号,增加传统文化公益广告数量,突出优秀传统文化成风化人的作用,把老子故里建设成道德名城。
“作为县第二实验小学学校负责人,我提出问题:学校门口没有电动车三轮车停车点,每天下午放学期间,学生、家长人流量达8000人左右,交通方面压力很大。”鹿邑县人大代表、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朱建军说。
根据代表们所提出的问题及建议,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现场答疑解惑,一一作出回应。
就代表问政中朱建军代表提出的问题,鹿邑县公安局负责同志联系工作人员了解实际情况,并给出解决办法。“在原有警力的基础上,我们将合理调配安排工作人员,帮助学校疏导上下学交通。同时与县城管局配合,做好学生上下学时段规范接送车辆临时停放工作,最大程度消除学校周围交通安全隐患,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
“现场解决、消化问题,充分发挥了代表问政工作室平台作用,充分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实达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鹿邑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智华说,通过开展此次专项调研,行使人大代表监督职能,及时发现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工作闭环,必将更好推进城市发展。(记者 李昊 通讯员 李小伟 郭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