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依托鹤壁辛村遗址建立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豫北文物整理基地开工建设。这标志着辛村遗址的考古工作、豫北地区的考古工作,走上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豫北基地位于鹤壁市淇滨区金山街道庞村,按照规划,基地建设坚持高标准设计,立足长远,既满足现阶段文物考古工作需要,也为今后发展留足空间。整个项目占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15694平方米,初步分为科研展示区、生活服务区,集文物资料整理、收藏、科研、教学、公共文化普及等功能于一体,对于辛村遗址出土文物开展有效保护、整理修复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预计到2023年年底,第一期建设工程投入使用。
未来,豫北基地将肩负起引领区域考古重任,以鹤壁为中心,以点带面,辐射豫北地区,围绕“文明起源”“商周青铜文明”等重大学术课题,在一批关键性遗址取得突破性的重大考古发现,带动周边地区的考古工作,推动河南省考古工作有序发展。同时,依托豫北基地,成立豫北文物考古研究中心,搭建区域互联互通的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平台,着力培养优秀考古人才,力争打造全国一流的文物考古工作团队。
近年来,重新启动的辛村遗址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发现了铸铜作坊、制骨作坊、新的卫侯墓等,初步勾勒出遗址整体轮廓。2019年,辛村遗址升级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2022年,辛村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辛村遗址保护条例立法工作,辛村临时性考古大棚建设等有条不紊地推进。
“豫北基地的建设将为开展辛村遗址考古发掘和推动西周文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平台与保障。”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沈锋说,将秉承共建共享理念,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豫北基地与辛村考古工作站,充分发挥省级考古研究机构的科研优势、鹤壁辐射豫北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培养区域考古人才的交流培训平台。
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说,要以豫北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强省市沟通与合作,明确责任与义务,形成一套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工作站运营机制、经费保障模式,确保豫北基地持续良性发展。(记者 温小娟 张体义)
相关新闻:
第九届“博博会”9月在郑举办
8月23日,记者从郑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郑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将于9月1日至4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博博会”的主题为“新时代的博物馆:创新·发展·传承”。
“博博会”创办于2004年,已成为全球三大博物馆行业展会之一,同时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博物馆专业展会。
本届“博博会”吉祥物“鼎鼎”以郑州出土的商代“杜岭方鼎二号鼎”为形象基础,取“鼎立中原”之寓意。吉祥物以青铜器绿锈色为主色调,代表郑州深厚的历史与“绿城”的别称。吉祥物“鼎鼎”身披飘带,飘带以黄河为原型,表达黄河作为中华文明摇篮的含义;呈欢腾跳跃之姿,以欢迎八方文博同仁来到郑州共襄盛会。
据介绍,本届“博博会”共有四大展区,展览总面积6万平方米,目前共有645家博物馆和企业参展。(记者 徐建勋 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