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挑战性工程所用盾构机有咱“洛阳造”

大河报   |   李韶萌  |  2022-10-12 11:54:22

中信重工制造的盾构机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韶萌通讯员黄政伟文图

  经过7年建设,有着“世界级挑战性工程”之称的广东省汕头市海湾隧道近日正式建成通车,构筑起了一条内海湾深处“穿针”全长6.68公里的全天候过海新通道,也标志着由中信重工参与联合制造的“巨无霸”我国首台国产15米级盾构机成功穿越汕头海湾,在跨江越海中贡献“洛阳力量”。

  据了解,汕头海湾隧道总长度6.68公里,其中海域段长度为3047.5米,是国内首条地处8度地震烈度区的大直径盾构海底隧道,也是国内首条采用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复杂地层、国内综合难度最大的大直径盾构法海底隧道。

  汕头海湾隧道东、西线施工分别采用德国造直径15.01米和国产直径15.03米的两台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由南向北,次第始发,同向施工。其中,西线复杂地质段长度要比东线隧道多出一倍,对盾构机的功能、技术以及可靠性、适应性都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

  作为联合制造单位之一的中信重工主要负责加工西线盾构机的主驱动部分(含摆动轴承)、盾体系统、管片拼装机、连接桥、后配套台车及管片运输小车等。这台盾构机刀盘直径15.03米,相当于5层楼高,总重量达到570吨,比德国造东线盾构机重了85吨,是真正的“巨无霸”。

  2017年10月26日,由中信重工、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等联合制造的超大直径15.03米泥水盾构机成功下线。2018年10月26日,“巨无霸”在汕头海湾隧道项目现场正式掘进始发。2019年8月28日,盾构掘进完成1000米关键节点。2019年12月31日,西线隧道突破2000米大关,其间创造了单班进尺14米、日进尺24米、月掘进432米的新纪录。2020年8月7日西线隧道全线贯通。

  据中信重工相关负责人表示,汕头海湾隧道项目的成功实施,提升了我国在极端工况条件下的超大直径盾构装备设计研发和应用能力,增强了国产超大直径盾构装备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打破了国外大型盾构长期垄断的局面,带动了盾构装备研发、设计、制造、应用等环节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