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晓东 祁道鹏 本报通讯员 段阳东
一朵玫瑰,在乡村振兴的土壤中能开出怎样的“美丽经济”?
11月20日,在确山县石滚河镇中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园内,玫瑰深加工车间的生产线不停运转着。
“玫瑰花期长、用途广、综合利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好,深加工后可榨玫瑰精油,做玫瑰面膜、玫瑰露、玫瑰花水、玫瑰花茶等,市场供不应求。”公司经理崔薇正在向远道而来的客商推介。
“日产面膜2万片,年产玫瑰纯露450吨、提纯玫瑰精油80公斤至90公斤。”崔薇介绍,公司流转附近土地2000多亩,用于大马士革玫瑰花规模化种植,建成面积2000平方米的帮扶车间,聚焦玫瑰产品延伸加工链条,通过种植+采摘+加工+电商+批发+代生产的运营方式,将玫瑰深加工后的系列高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在“特”字上找出路,“专”字上做文章,中植生物与石滚河镇携手打造沁人心脾的“花样经济”,是确山县着力做强乡村特色产业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确山县因地制宜,在各乡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积极探索“一个主导产业做引领”“两项有效举措作保障”“三产融合发展促振兴”“四种收益方式助民富”的“1234”帮扶车间健康运营模式,实现“三产”有效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在一朵玫瑰上精耕细作,将企业与乡村振兴发展紧密相连。近两年来,中植生物公司着力打造“园区+脱贫户”利益共同体,为脱贫群众搭建多渠道增收平台,直接带动当地100余名村民(含42名脱贫群众)在车间务工,年均工资收入2万元左右,间接带动附近30余户村民发展运输业及其他相关服务业。
“目前,公司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开发鲜花饼、玫瑰花茶等新产品,从玫瑰种植向玫瑰花全产业链发展,带动玫瑰产业升级。”中植生物公司负责人介绍,明年,公司将玫瑰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全面扩大迷迭香、薰衣草、薄荷等种植面积,打造全省最大的芳香原料基地,预计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可吸纳周边300余名农户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