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力数据看郑州航空港区发展“新”指数

河南日报   |   王骋宇 冯娅菲  |  2024-10-21 10:51:12

  电力需求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反映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势。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一个中部区域的“实验区”的发展,管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指数。

  二产占据半壁江山

  这里的“热度”沸腾了

  在河南,11年前郑州东南一个不起眼的机场小镇,如今不仅成为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唯一一个国家级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区,也是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产业合作的先导区。

  作为河南电力供应的动力源头,前三季度,国网郑州航空港区供电公司售电量同比增长22.92%,增速在全省县(区)公司中名列前茅。

  电力需求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前三季度的亮眼“成绩单”,展现出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

  国网郑州航空港区供电公司发布的电力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郑州航空港区全社会用电量3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43%。11大行业中,10个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其中有8个行业增速超过两位数。

  第二产业用电量表现最为“抢眼”,前三季度,航空港区第二产业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35.98%,电量占比51.78%,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一半,反映出实体经济发展强劲势头。

  同比增长199.71%

  这里的“新度”亮眼了

  在比亚迪汽车总装工厂里,经过安装玻璃、涂胶、空调系统等环节,一辆辆崭新的比亚迪汽车走下生产线,从郑州航空港驶向千家万户。

  9月底举办的2024中国(郑州)新能源汽车生态伙伴大会上,郑州放出大招——明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要冲击150万辆,打造“中部新能源汽车之城”。

  热气腾腾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与国网郑州航空港区供电公司出炉的用电数据“热度”遥相呼应——前三季度,比亚迪汽车、电池、新材料三个项目用电量同比增长196.31%,涨出了“龙头”气质。

  前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9.61%,其中,汽车制造业更是上演“狂飙”速度,前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将近二倍,达到199.71%,成为用电量增速令人点赞的“王者”。

  据了解,2025年,航空港区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望突破100万辆,将成为河南省新能源汽车200万辆、产业规模迈上万亿级台阶、建设全国领先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重要支撑。

  另一“用电大户”富士康也表现抢眼,今年前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4.61%。数据显示,建厂以来,郑州富士康累计进出口额约占河南省进出口总额的60%、郑州市的80%——在区域经济“大盘”中,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电力亮眼的增长数据印证了航空港区聚焦实体发展,积极抢占新领域新赛道,打造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窗口、主引擎、主阵地。”国网郑州航空港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姚超解释说。

  枢纽经济、算力高地

  这里的“动能”释放了

  前三季度,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大行业门类用电量占比排名前三,占全社会比重71.59%。

  近年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通过做大做强“空中丝绸之路”、培育高铁物流、发挥国际陆港集疏功能、推进公路港提档升级、强化开放载体优势等举措,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数据显示,郑州机场集团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7.44%。

  中部地区最大智算中心的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开工建设,先进计算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前瞻谋划量子信息、元宇宙等细分领域,抢占算力高地,赋能港区核心制造业升级。郑州航空港区正持续推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发展,对供电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比亚迪,中国移动(郑州航空港区)数据中心项目,机场集团……辖区的“明星”企业,都在各自舞台上发光发热,奏响郑州航空港区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一条条上扬的电力曲线,显示电力消费持续回升,印证新质生产力赋能港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出发展的强大动能。

  国网郑州航空港区供电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胡昊认为,航空港区对标对表国内外先进城市,壮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供电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持续聚焦企业需求提供专业服务,精准预判负荷变化,为重点企业量身定制更加合理的用电方案,降低用能成本,为航空港区打造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引擎、内陆开放新高地、枢纽经济核心功能区贡献电力力量。”

  作为中部地区的一座“县域”城区,郑州航空港区前三季度的用电指数,彰显了强大的经济活力、映照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王骋宇 冯娅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