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巨成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宏冰
在农村学校空心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地处大别山深处的商城县长竹园二中,却吸引越来越多的城里学生来此求学。
3月9日,记者翻山越岭,驱车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走进刘邓大军前进指挥所旧址所在的长竹园乡五里山村,清溪奔涌的灌河河畔,长竹园二中静静矗立。学校门前一片碧绿的菜地,一畦畦青菜、蒜苗、小葱长得郁郁葱葱。
校园内,“龙柏”苍翠挺拔,树上的铜铃从建校之初就在那里挂着,铃声依然清脆悠扬……
长竹园二中建于1974年,原名瓦锡坪中学。学校周边,群山连绵,山间小路弯弯绕绕,学生求学需跋山涉水,交通极为不便。就是这样艰苦的环境,竟然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吸引城里娃来此求学,最盛时学校有近百名山外学生,甚至有个别孩子是从省城慕名而来。
这些城里来的孩子,在这里被山里娃刻苦专注的学习精神所打动,被学校老师敬业乐业、甘于奉献的精神所感染。临毕业时,他们不仅以意想不到的成绩考入心仪的高中,更养成了勤学感恩、吃苦耐劳、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优质的教育,是这所乡村中学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校长程金虎坦言,优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一茬茬乡村教师们舍弃繁华,扎根深山,用青春和热血托起山里孩子的读书梦。
学校开设14个教学班,有520余名学生、41位教师,其中教师夫妻7对,两地分居较远的5位,单身教师16位。有18位教师曾在这里求学,大学毕业后又回到这里教书育人。
今年41岁的副校长程文涛,大学一毕业就来在这里,17年没有“挪过窝”。
老师们吃、住在学校。学生是老师们的“心头肉”,老师是学生和家长的贴心人,学校就是他们共同的家。除了操心学生们的功课和学习,老师还经常与在外务工的学生家长交流沟通。走村入户逐一家访,更是老师们的“家常便饭”。
长竹园二中脱颖而出并非偶然。在商城县,县、乡高中教育齐头并进,小学、初中、高中百花齐放,高考成绩连续13年位居全市第一,被誉为“大别山下状元县”。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人数连续多年位居前列,有3所高中被清华、北大授予“优质生源基地”。除县高、职高外,全县仍有6所农村高中持续办学且成绩突出,其中1所高中还被誉为全国农村高中优质办学的标杆。
“教育具有很强的连贯性,高中教育辉煌的背后,必然有着优质坚实的基础教育。”商城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梅德峰表示,在全面抓好教育质量的同时,商城积极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努力让乡下的孩子也能上好学。
“商城教育百花争艳、满园馨香。”商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吴炳辉充满诗意地说:“长竹园二中,便是商城教育百花园里的那株大山兰,静静绽放、香远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