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群众离不开的“国庆哥”

河南日报   |   王斌 田春雨  |  2024-02-28 09:04:05

  □本报记者 王斌 实习生 田春雨

  2月24日晚,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阜民里新春灯会上人头攒动,洋溢着节日氛围,不时有巡逻民警从此走过。然而这群身着藏蓝警服的守护者中,独独少了他们的战友李国庆,他倒在了春节前夕的处警岗位上,离开了期盼他回家团圆的亲人。

  1月27日13时许,一个急促的求助电话打进郑州市公安局管城分局航海东路派出所。接报后,值班民警李国庆与同事立即赶往现场。处警过程中,李国庆突然晕倒,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55岁。

  “50多岁,正值壮年,太可惜了。”熟悉李国庆的辖区群众获悉噩耗流下惋惜的泪水。李国庆1969年出生,1987年参军入伍,1991年参加公安工作,系郑州市公安局管城分局航海东路派出所新航社区的社区民警。入警以来,他先后在防暴、巡警、交巡、派出所等多个岗位上工作,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社区民警等荣誉称号。

  翻开李国庆的工作日志,上面清楚地记录着他每天接处警的具体情况。从2023年11月到他倒下的那一天,不到3个月时间,已经密密麻麻记录了一大本,像这样的工作日志,李国庆有很多很多。

  航海东路派出所辖区面积大,商超、居民楼院林立,警情较多。每逢值班,李国庆几乎一整天都在辖区奔走。对于警情,他有种执念,必须把接的警处理完、处理好,力争做到完美。很多时候大家劝他歇一歇,他根本不听。李国庆值夜班时有个习惯,从不脱衣服,也很少躺下休息,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椅子上。他说:“躺着心里不踏实,还不如坐起来,有警情了能更快赶过去。”

  不管是作为防暴警、巡警、交警还是社区民警,李国庆都全身心投入。2002年5月,李国庆由防暴警察支队调往交巡警支队,负责接处警夜巡工作,面对岗位转变,他不断学习钻研,迅速进入状态。一年半时间内,共接处警情1200余起,调处各类纠纷、解决群众求助600余起,抓获各类嫌疑人46人。

  2003年,李国庆调至管城公安分局从事社区警务工作,这一干就是21年。工作中,他总结出“三详记”工作法,即在电脑记事簿、手机备忘录、工作日志本中记录社区居民的详细情况。他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熟悉社区,把群众的事办好。

  在社区群众眼里,李国庆是可亲的“国庆哥”。芦邢庄花苑小区保安老白和李国庆相识20多年,他的口头禅是:“有事找国庆哥,准行。”李国庆曾负责芦邢庄社区工作,为了能更好地掌握社区情况,他用“三详记”工作法敲开了1700多户居民的家门。“他下这么大功夫,群众肯定认他啊。”多年的同事感慨道,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但李国庆干得井井有条。仅2023年,李国庆就在辖区内排查矛盾纠纷200余起,调解排查率100%。

  21年的社区工作,李国庆早已离不开社区,而群众更是离不开这个随叫随到的“国庆哥”。得知李国庆牺牲的消息后,辖区一家旅店的老板李先生说:“国庆哥每天路过都会交代我要注意消防安全。他一直挂念着我们,这些天没见到他,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

  在李国庆家里,整齐地摆放着他曾经获得的奖章、荣誉证书,几乎摆满了整张桌子。妻子虎利平说,以前不知道他获得过这么多荣誉,他也从来没提起过。证书旁,还有许多李国庆的老照片,多是工作照,很少有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虎利平说,这么多年家里只有两张全家福,最近的一张还是10年前拍的。

  在儿子李彦豪的印象里,爸爸就一个字——“忙”,如今,他终于可以歇歇了。“爸爸以前总对我说,他在外边保护群众,让我在家里保护妈妈。我会记着他的话,好好保护妈妈……”李彦豪哽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