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市 补齐设施短板 提升幸福指数

河南日报   |   赵振杰 代娟  |  2024-03-25 09:59:26

  (记者 赵振杰 代娟 通讯员 李娟)“过去路不通,上学上班得绕一圈,如今路打通了,又快又方便!”3月22日,在位于卫辉市区劳动路上的振宇翡翠城小区,看着家门口打通至比干大道的劳动路,居民张华感慨地说。

  劳动路原是卫辉城区一条断头路,仅有300多米,虽然往东1公里就是城区主干道比干大道,但因为中间道路不畅群众只能绕行。去年夏天,经过50多天的努力,卫辉市打通劳动路延伸至比干大道,沿线近万名群众从此不再绕路出行。

  “劳动路过比干大道后,还将继续东延500余米连接人民路。”卫辉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卫辉城区东西走向道路较少,劳动路东延贯通后,将成为一条新的东西向大通道,有效缓解卫辉南部城区交通堵塞压力。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受城中村贺生屯村的影响,附近形成了几条断头路,劳动路只是其中一条。去年10月以来,为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卫辉市全面实施贺生屯村城中村改造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加快推进解决卫州路、劳动路、学院西路、胜利路4条断头路的“肠梗阻”问题,并同步实施雨污水管道与电力管沟建设,联通周边地下管网体系。

  近年来,卫辉市以灾后重建统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交通、水利、卫生、教育、城市更新等领域谋划了一系列重点项目,彻底解决老城区住宅和设施配套差、汛期易涝等痛点问题,完善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努力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去年,卫辉市实施总投资5885万元的城区绿化、主干道亮化、道路修补等项目,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今年,还将加快推动总投资72亿元的城乡防洪排涝、西部城区地下管网、“三通一规范”等39个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及总投资15亿元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改造、职业中专等25个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要“面子”,更要“里子”。去年夏天,司湾泵站、比干西路泵站、健康路泵站、老卫河排涝疏浚等项目完工,有效应对了汛期6轮强降雨过程。今年,卫辉市大力实施“4164”工程,围绕建设“财智卫辉、人文卫辉、生态卫辉、和美卫辉”,坚持“东静、南动、北强、中优”的总体思路,开展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有序推进微花园建设、老旧道路路面提升、街头景观小品打造、背街小巷亮化等,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同时,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卫辉市场为中心,大力推进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做实城市建设“里子”,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建设好,更要管理好。卫辉市强化创文创卫“四大战区”督导,扎实开展27项专项整治活动,完成绿化14.4万平方米,改造亮化线路52公里,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同时,属地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组建工作专班,抽调专干力量,践行“二马办公”,用脚步“丈量”问题,着力完善城区设施配套、硬件补差,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践者说

  办好民生实事,就得让群众“可视有感”。补齐城区基础设施短板,就是要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推进重要民生工程和“小而美”的民生项目,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发展更有“温度”、民生更有“质感”。

  ——新乡市委常委、卫辉市委书记 崔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