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的新愿景

河南日报   |   韩春光 乔连军  |  2023-03-20 13:30:09

商水县张庄镇种粮大户邱守先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查看小麦苗情。 乔连军 摄

  □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乔连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这让我种地更有信心、更有干劲了!”惊蛰过后,商水县种粮大户邱守先,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区看着绿色麦田,满怀信心地说。

  记者在商水县3.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区看到,笔直的田间水泥路如网格一样镶嵌在田间,绿化树像仪仗队排列在路两旁,数万个固定喷灌设备纵横有序地排列在田间,麦田就如一张一望无际的绿毯铺在田野。

  53岁的邱守先,自2019年开始,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区流转2100亩地种粮。园区内建有物联网控制中心、田间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病虫害防治监测站,配有植保无人机,所有农田都装有固定自动喷灌设备,所有道路、沟渠、机井、桥涵都是高标准修建,可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高效融合。

  邱守先说:“高标准农田让种粮省心、省劲、省钱,多打粮、多收入。在普通农田用机器喷灌浇一亩地,需投工投资几十元,而在高标准农田,只要手机下载APP,自动喷水设备同时喷水,2100亩地一天浇完,浇一亩地仅需5元电费。浇完地后,在手机上轻点关闭,设备自动结束喷水,不需要人在现场。因为沟渠相通,每到汛期,农田里积不了水,旱涝保收。”

  去年,邱守先种的优质小麦,实打验收亩均825公斤。南陵村党支部书记邱大勇评价:“邱守先会种田、会挣钱。近两年,他的2100亩地种的都是订单小麦,一部分卖给种子公司,一部分卖给贵州茅台镇酒厂,每公斤小麦高出市场价0.50元。”

  60多岁的南陵村脱贫户陈国八感激地说:“我能脱贫致富,主要是邱守先的功劳。我在他的农业合作社打工,打药、除草、看庄稼、护粮仓,每月发4000元工资。这两年,邱守先不仅帮我脱贫,他还安排30名困难群众从事农田建设和管理,如今都脱贫致富了。”

  据介绍,商水县今年计划创建1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区,将张庄镇3.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区与新创建的舒庄乡、巴村镇4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区连成一片。

  尝到种地甜头的邱守先,今年决心大干一番。前不久,他在新建的舒庄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区内,又流转了2000亩耕地。“中央号召咱多种粮、多挣钱、多增收,我一定抓住机遇,种好4100亩农田,争取为国家多种高产优质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