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怀
“从线上发起辅导需求到拿到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备案凭证只用了40分钟,这样的效率让我们对在郑州航空港发展充满信心。”近日,河南杰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业务申请人通过窗口远程辅导申报,亲身体验了郑州航空港政务服务极速审批。
这样的高效场景在郑州航空港已成常态:郑州比亚迪37天开工、17个月投产,中原高铁港数字展贸城项目6小时取得施工许可证……这些“航空港速度”的背后,是郑州航空港政务服务改革的创新实践。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先行区,郑州航空港通过大力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聚焦主导产业关键环节,重构政务服务流程,为区内产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的“一类事”集成服务,探索出一条以政务服务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走进郑州航空港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专区”格外醒目。窗口前,工作人员正通过“联合辅导知识库”为企业定制审批流程图。
“我们树兰大厦项目通过开工‘一件事’并联办理,48小时就办理了施工许可和新建民用建筑防空两个事项。”中原医科城树兰大厦项目负责人介绍。这样的效率得益于郑州航空港创新的“一库一图一码”模式:建立联合辅导知识库,定制审批流程图,生成专属跟踪二维码。今年以来,郑州航空港已通过该模式开展定制辅导352次,审批一次通过率达92%。
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痛点,郑州航空港还推行新型“三集中”改革:打造窗口、后台、证章集中的审批模式。数据显示,改革后企业办事材料压减60%,跑动次数下降60%。
在服务单个项目的基础上,郑州航空港将目光投向整个产业链,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对外贸易等主导产业的深度梳理,推出16个特色“一件事”,打造产业链“一类事”集成服务。
“过去办外贸手续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外贸‘一类事’一次性搞定。”万汇汽车贸易公司负责人感慨道。郑州航空港创新构建“线上专区+线下专窗”融合服务模式,将14个外贸高频事项整合办理,同步延伸电子口岸卡业务、外汇备案等N项增值服务,推动外贸业态“一类事一窗办”,减少企业跑动86%。
生物医药产业则享受到更专业的服务——全省首个省级药监局派驻机构落户郑州航空港,25项省级审批实现“区内办结”;中原医学科学城政务服务分中心整合12个部门资源,实现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准入、生产、流通全链条服务贯通。
除了助力产业项目快速落地,郑州航空港还聚焦土地、中介、人才、政策等要素保障“一类事”,通过上线运行“土地超市”、设立“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等措施,推动要素获取效率提升46%,企业综合成本降低20%以上。
随着“一类事”集成服务的深入推进,郑州航空港正以政务服务创新为支点,撬动千亿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提高办事效率,还要通过政务服务创新助力产业生态发展。”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要将产业链发展‘一类事’集成服务模式,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数字基础设施’,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