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榜样!
编者按
22年扎根深山、誓言不改、初心不变的李旭光;用爱照亮寻亲路的“打拐英雄”肖振宇;洪水中勇救被困群众的杨旭恒……在2022年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我省公安机关共有39个集体、65名个人受到表彰,这不仅是河南公安的荣誉,更是河南公安用拼搏书写忠诚,用汗水诠释奉献,用生命捍卫平安的有力印证。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冯晓娜:民警脚底要有泥土味儿 这样心里才更踏实
2022年5月25日上午,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登封市公安局徐庄派出所民警冯晓娜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当听到我被表彰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的那一刻,我感到无上荣光,今后我要为守护好徐庄镇这片红色土地加倍努力,让群众更加满意。”获此殊荣的冯晓娜很是激动。
“人近了,心就近了”
徐庄镇位于登封市东南方向,与禹州市、汝州市毗邻,地处箕山、熊山峡谷,四面群山环抱,风景秀丽,辖区人口三万零八百余人。
在登封市阳城工业区袁窑村担任三年大学生村官的冯晓娜, 2013年6月进入公安队伍后被分配到徐庄派出所任户籍民警。她九年如一日,以实际行动将群众的利益落实在日常工作的点滴之中。“组织上把我派过去就是相信我,我不会让组织失望的。”
冯晓娜说到做到。
2021年3月 25日中午12点,下班的冯晓娜正在院子里吃饭,她看到户籍室门口来了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奶奶,她赶紧放下手中的碗筷,搀扶着老奶奶坐在椅子上。老奶奶满含歉意地说:“俺是柳泉村的,来派出所补办户口本,山路不好走,早上六点多俺就从家走,想着能早点到,不耽误你们下班,但是人老了,这腿脚不利索了,一直到现在才走到。”冯听完老奶奶的话,冯晓娜心里酸酸的,她赶紧去食堂给端来了热腾腾的饭菜。
交谈中冯晓娜得知,老奶奶今年87岁,两个女儿也都已六十多岁,且住的离自己比较远,老奶奶基本上是一个人居住。看着她疲惫的面容,想到她起早赶山路,走了近六个小时才到派出所,冯晓娜的泪水忍不住在眼眶中打转。给老人打印完户口本后,她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对老奶奶说道:“您走路不方便,慢慢吃,一会儿我们开车送您回家,您记住我的电话,以后有事只管给我打电话,不用来回跑了。”老奶奶听完后脸上笑开了花,连连道谢。冯晓娜把老奶奶送到家的那一刻,老奶奶紧紧地拉住她的手说:“孩子,快进来,家里也没啥好吃的,这柿子你尝尝,可甜了……”
三月的春风抚摸着蜿蜒的山路,警车在路上行驶,冯晓娜看着手中的柿子,深深地明白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凝望着警服上的党徽,她的内心更加坚定,她明白自己要为群众们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转眼间到了2021年立冬前夕,登封迎来寒潮天气,初冬的冷风婆娑着树叶。冯晓娜回想起之前徒步走了十几里山路到派出所办理业务的困难老人王大娘,也不知道大娘最近过得怎么样?她心里牵挂着王大娘,想着去看看她,于是就到服装店里买了一件棉袄,开车前往徐庄大山深处的柳泉村。
“王大娘,我来看您了。”推开王大娘的家门,冯晓娜喊着。老人一看到她,就连忙紧紧拉住她的手让到屋里坐。冯晓娜拿出新买的棉衣说:“王大娘,天突然降温了,我给您买了一件新棉袄,您试试看中不中。”“中,可是中,俺闺女买的哪能不中。”老人看着新衣服脸上乐开了花。冯晓娜帮老人穿上新棉衣,老人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一直不停地夸:“恁看看俺闺女给俺买的新棉袄多合身,多好看!晓娜就是俺的贴心小棉袄!”两个人拉着家常说说笑笑。
在与王大娘的聊天中得知,老人家中的面粉快吃完了,需要到徐庄镇的面粉厂换面,冯晓娜当即就说她开车来的正好可以帮老人去换面。说干就干,冯晓娜吃力地把两大袋子小麦搬到了车上,然后开车到镇上的面粉厂换了面粉,又把面粉送回到老人家中。“王大娘,您老有事,尽管给我打电话,我就是您的家人。”冯晓娜总是这样对老人说。
涓涓细流涌进了困难老人的心中,让老人倍感温暖。自从今年年初王大娘来派出所办理户籍业务后,冯晓娜就向她留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并时常到王大娘家中探望,老人需要去镇里的卫生院买药会打电话给她,就连家里的耕地补贴有没有到账,也会打电话让她帮忙查询……冯晓娜只要接到老人的电话,总是想尽办法帮助老人解决。
“做好群众工作,就要多到村民家坐坐、多到地头看看,及时帮助村民解决操心事、烦心事。人近了,心就近了。”冯晓娜经常这样说。工作中,她怀着真情解民所难,带着实意帮民所需,她把乡亲当亲人,时刻把村民的话记在心上,做群众的“警察牌”贴心小棉袄,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村民的“幸福指数”,把口碑深深地印在村民的心坎上。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嘴巴甜一点,微笑露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这是冯晓娜在工作中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一名户籍民警,冯晓娜经常思考怎样更好的为民办事实、办好事,怎样才能为基层的乡亲们解难题、服务好,为此,冯晓娜开始经常“走出去”。她借助警民恳谈会、下乡等机会深入群众,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尽可能多的告诉村民,并让大家有需要的话第一时间联系自己。
2021年6月初,当冯晓娜得知高坡村的妻子顾某娥因一直没有户口而无法享受医保优惠政策这一情况后,看着满脸愁容的徐某军,冯晓娜立即着手核实顾某娥的身份信息,但无论是在户政平台搜索,还是在档案室翻阅资料,都无法找到顾某娥的原始户籍材料。她又打电话向顾某娥出生地的阳城派出所户籍室询问,但是也查询不到顾某娥的任何身份信息。冯晓娜猜测顾某娥出嫁后可能将户口迁到了别的地方,为了查证这一情况,她利用下班时间亲自来到了顾某娥的家中进行走访调查。
“这么多年以来,俺老伴患有精神病,基本没出门,用不着银行卡,所以也没有办理过身份证。”20多年来,妻子没有户口一直是徐某军的心头病,为了帮助徐某军快速解决这一难题,冯晓娜便暗自下定决心,决定帮助顾某娥尽快解决户口问题。
七月的大地暑气蒸腾,为减少徐某军跑腿的次数,冯晓娜顶着炎炎烈日,先后多次前往顾某娥的原生活地告成镇格子沟村、其出生地北烟庄村进行走访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按照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相关文件精神,连续走村访户对多名知情人员的调查取证,终于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落户材料。经过多次和上级领导部门的沟通、协调、补充材料后,顾某娥的户口申请终于通过了审批。2021年7月4日上午,冯晓娜接到徐某军的办理户口的预约电话后,放弃个人星期天休息时间,第一时间来到派出所户籍室给顾某娥开通“绿色通道”,不厌其烦的帮顾某娥整理妆容,摆好拍照最佳姿势,当场为顾某娥办理了临时身份证,并将户口簿一并交到了徐某军的手上,这样暖心的行动,终于让这个家庭“拨云见日”。
“办一件实事,就暖了一片人心,多了一份力量。”冯晓娜自豪地说。
“我要做一名任长霞式的好民警”
群众过节,警察站岗。为维护好辖区的安全稳定和旅游秩序,在节假日放弃休息时间,和大家一起投到景区的安保执勤,对户籍警冯晓娜来说,是工作常态。
2021年清明节假期期间,冯晓娜在仙人谷景区开展执勤巡逻工作时发现一名5岁左右的小女孩独自在路边哭泣,职业的敏感和母爱的天性促使她主动上前询问,果然是小女孩找不到妈妈了。经过耐心的沟通,冯晓娜的让小女孩放下了戒备,开口说她知道自己的家在哪,但不知道妈妈的联系方式。冯晓娜与同事开车送小女孩回家,一路上边走边问,并不停地安慰小女孩,在快到家的时候发现了同样也在寻找着小女孩的妈妈,看到自己的妈妈,小女孩开心的大叫起来,看到安然无恙的孩子,妈妈也拉着冯晓娜的手不停道谢。
帮助游客找回走失的孩子,找到游客丢失的钱包,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指引道路……,冯晓娜用心用情用力去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希望能让每一个游客切切实实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安全就在身边。
徐庄镇是河南(豫西)抗日革命根据地,被称为“豫西小延安”,每月的党员活动日,冯晓娜自告奋勇担任纪念馆的讲解员。“每一次讲解,感受都不相同。”英雄的故事让冯晓娜为民服务的信念更加坚定,“我要以革命英烈为榜样,把忠诚、担当、为民、奉献的‘长霞精神’融入到工作中去!”走在乡间的小道上,一阵微风吹过,冯晓娜很享受这片红色热土带给她的力量。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
学习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让我们在英模榜样的激励鼓舞下,砥砺前行,并肩奋进,以先进引路,向榜样看齐,用忠诚兑现誓言,用信仰成就人生,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以“挺身而出担使命、竭尽全力为人民”的责任担当,在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实践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