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把加强党的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创新体制机制,让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成功破解“干部干、群众看”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化细化农村无职党员“一编三定”。把全乡893名农村无职党员编入产业带富岗、宣讲调解岗、民主监督岗、招商引资岗、志愿服务岗等5个岗位,发挥农村无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深入乡村一线,在政策宣讲、“三夏”禁烧、人居环境整治、矛盾调解、招商引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红色细胞”。
探索建立村民小组理事会制度。将“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和“村级吹哨上报、乡镇响应处理”两项“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推进机制进行有机统一,实现了走访全覆盖、民情全掌握、政策讲到户、服务零距离,彻底打通了服务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全面推行乡村干部联席会制度。在推行村民小组理事会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全面推行“乡村干部联席会”制度,解决村级“政策棚架”、党委政府与党员群众沟通“卡壳”等问题,解决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直通车”。(赵宗男 刘晨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