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不断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让乡味浓、乡村美、乡风好

河南日报   |   李昊  |  2023-06-01 11:58:50

  □本报记者 李昊 本报通讯员 马治卫 张慧敏

  初夏时节,走进位于沙颍河畔的商水县邓城镇许村,村路干净整洁,两侧绿树成荫,庭院白墙黛瓦,千年白果树枝繁叶茂,一派宁静宜居新农村的景象。

  近年来,以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典型引领为抓手,商水县不断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让乡味浓起来、乡村美起来、乡风好起来。

  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宜居是关键。该县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黄寨镇王潭村自筹资金,将600余米的乡村干道修建一新;对村内11个脏臭坑塘进行统一改造,保留5个净化养鱼,其余6个回填平整后建成花园;成立18人的环卫小组,每天打扫村内卫生。眼看着美丽乡村“蓝图”一步步成为现实,王潭村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平店乡平店村新修建3条南北街道和10条小胡同,还把村中土路变成了硬化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改造坑塘2个,封堵排污口9处,埋设排水管130多米,周围铺设观光小道,把臭水坑变成了“景观坑”;改造杂乱污染臭水沟2条,边坡铺设草坪6000多平方米,两侧栽植桂花、垂柳、国槐绿化树160多棵,让污水沟变身“风景渠”,成为居民休闲好去处。

  乡村不仅要宜居,还要宜业。该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邓城镇许村与河南活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依托饮马台、千年银杏树等独特资源,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整合全村闲置用地、空宅基地、坑塘、废弃学校等共计140余亩,为农文旅开发提供场地。河南活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出资1200万元,对许村的基础设施、文旅资源进行升级改造,为村民创造就业岗位。

  目前,该村成功发展起民宿、农家乐等庭院经济,还利用村内已有的200亩葡萄园、300亩梨园、100亩桃园及石榴园、车厘子园等特色种植园,打造采摘、游玩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提升观光采摘农业水平,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和美乡村建设,既要树型也要铸魂。该县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典型楷模选树活动、时代新人培育活动等,进一步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制定县、乡、村三级评选表彰制度,组织各乡镇(办)及行政村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乡村光荣榜”等评选表彰活动,全县逐渐形成勤劳致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的文明社会新风尚。

  黄寨镇每年举办“黄寨大嫂”杯孝顺儿子、孝顺媳妇评选表彰大会,通过“晒晒我父母的被子”“晒晒我父母的衣柜”“晒晒我父母的住室”等活动形式,让孝亲爱老蔚然成风。

  据统计,2022年以来,商水县评选出“乡村光荣榜”11类67人、文明家庭10个、新时代好少年18人,获得周口市文明家庭4个、“周口好人”4人、周口市“新时代好少年”2人。

  “下一步,商水县将继续统筹抓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乡村发展,全力推进和美乡村示范点建设,努力绘就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幸福画卷。”该县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