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睢县人民检察院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成立“春·枫工作室”,融入人大代表之力,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补足司法救助工作推进难、金额少、效果弱等短板的同时,构建“主动履职、依法救助、上下联动、多元帮扶”司法救助工作机制,通过利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拨付使用、办案经费合理调度、社会公益募集等方式,不断拓宽司法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实现了救助程序上从“要我救”到“我要救”,救助主体上从“独自救”到“联合救”,救助力度上从“救得少”到“救得多”的系统性转变。
梳理研判救助效果。该院2022年以来办理司法救助70件70人,有效提升了检察环节司法救助实效,社会反响良好。但通过对类案的系统梳理,该院发现自身司法救助方式仍然较为单一、协调外部救助效果不佳,因国家司法救助专项资金有限,多数案件司法救助金额较小,单次最高救助金额仅为1万元。
健全多方参与体系。该院着力破解部门信息壁垒,一体形成“案管+刑检+控申”司法救助线索发掘移送机制,从思想上变“等案”为“找案”,通过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等易造成当事人死亡、重大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案件,逐案筛查梳理发现救助线索。同时,建立司法救助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司法行政部门、公安、法院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对于不符合救助条件的特殊情况,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予以社会救助,疏通司法救助信息渠道,集中精力解决一批、救助一批。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该院利用好中央财政通过政法转移支付资金,严格依照司法救助程序,对是否予以救助和具体救助金额的意见报睢县县委政法委审批,由睢县财政局拨付,5日内完成救助资金拨付到位。2024年4月首创联合河南省红十字基金会、睢县县委政法委、睢县红十字会签订“河南省红十字基金会法援助困”公益项目,河南省红十字基金会专设“法援助困公益项目基金”,通过社会募集丰富资金池,资金专项用于司法救助工作,最高可一次性给予50000元的救助资金。同时积极开展爱心企业捐款仪式,争取社会支持。目前获得企业捐赠爱心款项10万余元,列入“法援助困公益项目”,将定向用于司法救助工作。新办理的司法救助案件能够在5个工作日内,将救助资金予以发放到位。
睢县人民检察院以上通过延伸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资金筹措方式,一方面规范、缩短了救助流程,另一方面极大地缓解了检察机关司法救助的压力,及时拓宽了司法救助效果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了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生动检察实践。(黄继伟 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