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南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发布。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面稳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乡村面貌不断改善,农村现代化有序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
据了解,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在全省选取92个村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情况调查,收取了92份村干部问卷、920份村民问卷。值得关注的是,在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助力农民增收方面,我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较快。在调研村中,有79.3%的村有共富工坊、外来企业、车间等为本村村民提供就业机会,66.3%的村有独具特色的品牌产业,41.0%的村民加入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着收入不断增长,广大农民更看好农村产业发展,愿意在本村就业。
记者了解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推进,乡村更美丽更宜居。调查显示,96.7%的村实现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93.5%的村开展了村容村貌整治工作,96.7%的村村容改变保留了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
农民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最直接受益者,据了解,94.6%的村民对本村建设成果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同时,大家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着更多的期盼和更高的需求,如引进外来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发展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提高本村农业产业化水平等。
省统计局方面分析,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要坚持美村与富村并进、塑形与铸魂并重,坚持规划引领,加快培育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产业体系,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厚植乡村生态底色,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让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打造高水平具有河南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记者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