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漯河市生态环境局郾城分局落实“四下基层”工作要求,将大兴调查研究作为深入推进主题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发力点,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走访式调研,推动突出问题解决到位。
聚焦“准”字,做到调研选题“靶向定位”。围绕“生态环保”主题,对照郾城区“三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结合2023年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工作重点,认真研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逐项梳理排查,该局确定了“黑臭水体治理”、“涉气企业规范排放”、“重点河流水质持续达标”、“环境投诉‘有诉必复'”等重点调研课题,每位班子成员结合分管职责负责一到两项课题研究。为确保调研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该局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调查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挥、高效推动。根据调研工作安排,每个调研课题都制定调研计划、确定调研方式,形成调研报告。
聚焦“深”字,做到调研过程“求真问细”。秉持“直奔问题去”的原则,采用“四不两直”调研方式,深入基层一线,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调研重要方向。同时坚持调研科学有序,统筹优化调研的对象、时间、地点、方式,实施领导干部个人清单式管理模式,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在调研中及时跟踪调研进度,先后收集发现“黑臭水体治理进度较慢”“107新闸门建设缓慢”“淞江污水处理站运维保障不到位”“企业尾气排放设备安装不到位”“颍河断面水质不稳定”“孟庙镇路刘村污水漫溢”6项问题,并针对问题,逐一列出解决措施、明确责任股室、责任领导和完成时限,切实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聚焦“实”字,做到调研转化“有的放矢”。紧盯问题整改进行跟踪问效,始终坚持目标导向,构建“调查研究、研讨交流、成果转化”的闭环工作链条,对调研发现的顽疾既开“药方”、更重“疗效”。目前,107国道新建闸门已建成投入使用;淞江污水处理站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确保了正常运营;通过加装尾气排放设备,解决了企业尾气排放问题;颍河断面水质改善明显,10月各项数据已达Ⅲ类水质标准;孟庙镇路刘村污水满溢问题已有效解决;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经协调沟通,正在有序推进。通过调研成果有效转化,郾城分局切实把调查研究的“问题清单”变成工作实绩的“成效清单”。
下一步,郾城分局将继续深入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始终把调查研究贯穿主题教育始终,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保障对策建议落地落实,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从实处发力,从深处扎根,以主题教育切实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王尚)